我出生在甘肃大山里,被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大山里的生活是清苦的,在那还能吃饱穿暖的年代尤甚。由于家中劳动力缺乏,我只有十三四岁便辍学回家,做了羊倌,负责给家里割草、喂羊。羊的吃喝拉撒睡都归我管,我像照看婴儿一样呵护着它们,生怕冷落任何一只。
在家乡,一个好的羊倌不仅要会放牧,还要能看懂羊的喜怒哀乐。清晨,我会吆喝着羊群出门,遇到树荫处,羊群自然会分出三三两两在树下吃草。我会抓紧割草喂羊,若一不留神,羊群里那几只顽皮的小羊往往会跑得无影无踪。这时,我必须四下寻找。它们会干什么呢?有可能会跑到田里吃庄家,有可能会在山上跳来跳去,也有可能会钻进谁家的院子里,惊扰了主人家事小,若偷吃了谁家地里的菜又或是吞食了人家的鸡,那可就麻烦了。
寻回羊群,把所有活计忙完后,我又会拿起书本,学着一些放羊人从收音机里听来的知识给羊做检查。功夫不负有心人,八年下来,在我的精心呵护下,我家的羊从最初的五十多只增加到了两百多只,成了我们那里远近闻名的养羊专业户,我自然也变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羊倌。
村里人多数不识字,然而我喜欢看书,放羊间隙、晚上回家,我都会看书学习。在羊群的陪伴下,我从初中一直念到了大学。大学毕业后,我顺利地进入了外企工作。如今,我早已定居在了城里,而爷爷奶奶也已经相继过世,村里的乡亲们也大多搬进了城里。可我依然会想念那片养育了我的大山,想念那些曾与我朝夕相处的羊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