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出生一文说到,我是出生在大山里的一个偏僻小村落。总是忍不住回忆家乡的美景,人和事。我有着同城镇同龄孩子别具一格的童年经历,这使得如今自己在工作中出生在城镇的同事有所羡慕。这也是我去写出生一文最好的底气和借口吧——毕竟还是会有人羡慕自己的童年生活,这让自己不再去自卑童年时期没有体验过城市孩子的童年快乐。
人总是要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长大的。谁也不例外,只是自己的成长是离不开大山里的家乡从小给自己的庇护。从求学开始我便逐渐离家乡渐渐的越来越远。小学时离家里10里路的距离,连续六年时间,这期间似乎没有走出大山的感觉和体验。因为小学只是在离老家不远的另一个大点的村里,上学放学都会和大山见面,有大山和山脚的河流陪伴着自己,最起码那时候无忧无虑,满心欢喜地度过了六年时光。
很快又进入了初中学习,这个时候除了周末和假期我会深入大山和它打招呼——采山药,打野菜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活动,这个活动老师并没有安排任务。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的。剩余的时间都是带在学校和同学们度过,当然还有一些苦口婆心的老师他们充实了我的初中生活,让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初中的学业越来越重这让我长时间的离开了老家的大山。记得很清楚初三那年几乎周末和寒暑假都呆在了学校,因为那时候是决定继续读书和步入社会打工自行谋生的分水岭。我也挺感激自己的,经过努力幸运的成为了县城高中的一名学生。开始了我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涯。
进入了县城,那时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去县城,满眼都是比老家土房子高大的楼房,其实刚开始不知道那个建筑叫楼房,那时只是一心想房子还可以那样盖,人们不怕垮塌吗?很显然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经过一年的时间,自己认识了很多家就在县城本地的同学,他们在一起一直探讨的是哪款游戏多么的好玩,我其实一句话都搭不上,因为自己根本不知道也没玩过。即使是这样子自己也要装作懂得样子在一旁拼命地附和他们,不然就会失去新朋友,也自然不能了解他们的优质好玩的生活。在县城同学的介绍和帮助下终于第一次走进了网吧,第一次摸到了电脑,也顺利的第一次玩了当时最流行的网络游戏,终身难忘。
后来我又去更大的声会中心城市求学,上了大学。这期间我一次又一次的离开家乡,走出大山,看到了也部分体验了城市人的生活。从起初的向往羡慕转为司空见惯和理性的认识。其实城市生活有城市生活的烦恼和不如意,大山里农村生活有农村生活的苦楚和不易。我走出了大山,看到了该看到的新生活,不久后的今天我也成为了城市生活的一员。但我并没有因为自己进入了城市生活而觉得比在老家大山里生活开心多少。我想我走出大山苦苦追寻的并非是自己内心真实想要的,离开老家越远,走出大山越久,就越怀念农村大山里生活的时光。我想我还会重新回到大山重拾大山里农村朴实无华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