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与梁启超之二【517】2023-11-3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逃亡海外,一面继续抨击清廷政府,一面会同孙文试图立会,晚清大厦摇摇欲坠。梁启超在美国檀香山(夏威夷洲府)流亡时,猛读曾国藩家书,一时引为榜样。在给老师康有为及朋友的信中,多次谈到读曾氏家书的顿悟:“弟日来颇自克励,因偶读曾文正家书,猛然自省,觉得非学道之人不足以任大事。”
民国十二年,五十天命之年的梁启超应《清华周刊》之邀,写了一篇《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这是一份经过梁氏再三精简后的“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是按着“经史子集“”四种书列的,其根据就是曾氏生前列出的必读书单。曾氏曾说:“四部之书,浩如渊海,而其中自为之书,有原之水,不过数十部耳。“经”则《十三经》是已。“史”则《二十四史》暨《通鉴》是已。“子”则《五子》暨管晏、韩非、淮南、吕览等十馀种是已。“集”则《汉魏六朝百三家》之外,唐宋以来二十馀家而已。”梁启超把曾氏的原话精华部分抄了一遍,集书成册,并自写书序:“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可见梁启超非常之推崇曾氏。
直至晚年,梁氏对曾文正公之景仰未改:“假定曾文正、胡文忠迟死数十年,也许他们的成功是永久的。”
一九一六年也就是民国五年,梁启超在公务繁忙之际,从曾国藩全集中摘抄部分语录,汇编成《曾文正公嘉言钞》,这就是上面梁氏作序之事起因。
民国五年(1916年)六月六日,袁世凯称帝闹出国之笑话,退位不到三个月就病死。随后,北洋派军阀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成为新的实力人物。梁启超是段祺瑞的支持者。他亲力在给南方各省的军阀司令发电文:段祺瑞“宅心公正,持躬清直,维持危局,非彼莫属”,否则“大局将不可问”,要求各省协力予支持。这个时期,梁启超极度繁忙,致力活动撤销军务院,以避免与北方对峙,军务院于七月十四日宣告解散,南北再次“合作”成功,段祺瑞轻而易举地“统一”了中国。
梁启超不仅读曾氏家书、日记、文集,更是立誓自立立人、自达达人。梁认为曾氏“一生得力于立志自拔于流俗”梁氏自己也是身体力行“以五事自课:一曰克己,二曰诚意,三曰立敬,四曰习劳,五曰有恒”,更为接近的是仿效曾国藩以日记来记录监督、剖析展示自我的方式:“近设日记,以曾文正公之法,凡身过、口过、意过皆记之。”
这一点,浙江奉化蒋氏也是如此效仿,终生日记,日日不断,既是自我监督,更是自我激励,做到主敬有恒、克己慎独。梁氏育儿要求甚严,蒋氏传儿亦是如此,天下自习曾氏之法皆是如此,自成一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