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说:“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他坚信人立志成为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可以成为贤人。他以身示范,修成了中国圣人之一。这样了不起的宏愿,非一般人敢于去立;身为普通人,认识到自己也有存在价值,从而立志致良知,就能活在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中。
此文中有一段阐释了为善为恶与亲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一个人若自以为在做善事,可是父母兄弟族人同乡都不觉得你是为善,那么你就没必要坚持此等善事;若觉得是做坏事,父母都喜欢,兄弟都高兴,家族中人及同乡朋友都尊敬相信,这样的坏事做做也无妨。他在这里究竟想说什么呢?
我觉得阳明心学极为推崇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建设。亲情是一个参照系,人活于世,一旦脱离亲情,可能会成一匹脱缰野马,失去方向。有时候即便自己不认为是好事,可是父母兄弟家族同乡因这件事从而尊重相信你,这样的事就可以做。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独特之处——公道自在人心。坚定不移地相信,人的判断力来自于周围的关系,亲密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个体人生价值实现的全部意义。
我们活着,几十年后都得离开世界;我们思考做事,为自己没问题,如有能力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谋利,整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心境。圣贤们不仅活出了自己有光的生命,他们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所以经典值得一读再读,能量满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