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是一面镜子 照见最真实的自己
冰山是一个原型工具, 逻辑性强,也是深度思考的好工具 。
事件:我从孩子一年级开始,一看见孩子写错别字就指出,反复强调写错别字的坏处 。
应对姿态:指责
想法:不应该写错别字 ,稍微认真上心一点 这个错误就可以避免了 ,小事上不慎重,将来会养成坏习惯,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成为我的执念和所知障。
感受:生气,愤怒
期待:能养成好习惯 ,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特别要从小事做起养成好习惯 。
渴望:允许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无条件接纳自己 。
自我分析:以上根生蒂固的观念是我的成长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 。小时候2年级从农村转学就读实验小学,家人和老师有些担心我跟不上,期中考时我语文考了99.5分,是全班第一名,只是因为一个错别字而没有满分 ,那时心里便种下了一个不能写错别字 不写错别字就可以有更优秀的这个的种子。
加之,刚出社会时我从事的外贸单证工作两年多,单据必须百分之百相符,一个不相符点都会引发几十万, 上百万的货款没有办法回收的风险 。所以会对错误过度敏感, 把工作中和学习生涯的经验带到孩子这儿。
结果是适得其反 ,因为关注焦点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我关注的是不要写错别字 所以收获的也就是一个一直在写错别字孩子,不得不感叹,负面强化的力量太强大了 。
尹建莉老师在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中说, 经常批评孩子马虎是一种贴标签的行为 ,会给孩子一种负面强化 ,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 ,这样的心理暗示非常强大 ,会影响他的行为表达变得越来越粗糙 ,又会招致家长越来越多的批评 ,不良自我暗示和反抗的情绪中它就会变得马虎 甚至破罐子破摔 把马虎固化为自己的一个特点, 直到完全丧失自我修正的力量 。
心智习惯总要形成 ,不论其是好是坏 。习惯的培养如果不是首先基于接纳 ,而是首先急于改造,损失几乎是必然的 。因为人不是物, 人是有灵性的 ,一个人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潜藏着无比丰富的独特性, 遵循规则开发和建设会让其焕发生机, 不尊重其天性的胡乱开采只能导致生态失衡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