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映山红,欢迎阅读今天的故事。
我叫周丽丽,今年70岁,我的儿子刘志强永远是我心里的痛。
我二十五岁就结婚了,可惜婚后迟迟怀不上孕,去医院检查,我和丈夫俩身体都很健康,我也吃了很多中药调理身体,可肚子迟迟没有动静。
我和丈夫是双职工,家里条件还可以,但没有孩子,我总觉得在他家亲戚面前抬不起头来。
婆婆很喜欢我,婚后那几年,她虽然着急抱孙子,但从来不在我面前说提这件事,我心里愧疚,觉得对不起公婆。
婆婆反而安慰我放宽心,说孩子和父母也讲究缘分,急不得。
有一年过年,我和婆婆在厨房包饺子,大伯的孙子和孙女来我家给婆婆拜年。
婆婆喜欢孩子,立马将家里的零食都拿出来,还给他们两个孩子,一人一个红包。大伯问起我的情况,婆婆摇摇头。
恰巧这一幕被我看到了,我对孩子的事比较敏感,便忍着眼泪回了房间。丈夫在屋里看书,看到我哭了,连忙下楼去看看怎么回事。
老公看到大伯和大伯的孙子孙女时,大致猜到了我为啥哭。他回屋吐槽,说我太敏感,大伯只是带孩子来拜年,怪我太小心眼。
大伯一家人走后,我和他吵了一架,越吵越凶,我气得提出离婚。婆婆听见争吵声,冲进门来说:不许提离婚,有啥事过不下去,非要提离婚呢?
不就是因为孩子吗?实在怀不上,咱们就不要,我们一家人已经商量好了,如果一年后再怀不上,我们就领养一个孩子。
谁知我们计划领养孩子的时候,我怀孕了,我们一家人高兴坏了,尤其是婆婆和老公,恨不得把我捧在手心里照顾。
怀孕期间我没有多少不适应,能吃能睡。孩子出生后是个男孩,公婆高兴的抱着孩子哭。从这以后,公婆在亲戚面前的腰杆终于挺直了。
儿子是我们家的独苗,家里人自然都围着他转。儿子从小到大不缺吃不缺喝,想要什么,我们都舍得花钱给他买。
那时候我觉得我们工作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过得比我们好。
我和丈夫从小学习成绩优秀,我以为儿子的长相继承了我们夫妻俩的优点,学习上肯定也不差。
可儿子玩心太重,都上小学三年级了,二十以内的加减法还不会。
我怪儿子不争气,可我只要一发火,公婆立马把他护在身后,丈夫也劝我消消气。
他说儿子可能开窍晚,等到上了初中就好了,可儿子读了初中,成绩依然不好。
他玩心太重,只要提到吃的玩的,立马来了精神,只要谈到学习就成了哑巴,一言不发。
儿子初中毕业读了技校,毕业后在一家工厂上班,他每个月赚的钱不够花,公婆会拿退休金贴补他。
对公婆而言,他们不求他多有本事,只要能健健康康的陪在他们身边就行了。
儿子结婚时,我们全款给他买了一套房子。儿子和儿媳虽然不和我们住一起,但每个月都会来陪我们和公婆吃一顿饭。
我和丈夫负责买菜做饭,公婆则准备好红包,悄悄塞给他们。
尽管我对公婆的骄惯颇有微词,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是他们的亲孙子,溺爱就溺爱吧。可没想到,他却慢慢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公婆相继去世后,孙子才出生。我带着退休金给他们看了六年的孩子,总算把孙子带到了上小学,也算完成任务了。
我以为从此就可以和老伴安度晚年了,没想到一场大病把老伴从我身边带走了。我连着哭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
儿子吓坏了,天天打电话来劝我,我慢慢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可是从此以后家里就剩我一个人了,我依然很难过。因为帮儿子看孩子时,和儿媳妇闹得不愉快,我也不愿去儿子家养老。
但我真怕哪一天自己病倒在屋里,身边连个人也没有。
怕什么来什么,中秋节的前一天,我在家里的浴室里滑倒了,腿磕坏了,忍痛给儿子打电话,他却说自己忙,赶不过来,让我自己想办法。
我只好拔打了120,去医院看病。住院五天,儿子只在第二天早上来看过一次,儿媳妇连面都没见。
儿子说他忙,我知道他是陪儿媳妇去丈母娘家过节去了。
我看着同一个病房里的老人都有家人陪伴,再看看自己孤苦伶仃,心里无比难过。
我把头蒙在被子里偷偷地哭,怕邻床的病友看到了笑话我。
我真希望我得的是绝症,这样我很快就能和老伴团聚了,只有他是最疼我的人。
出院后,我回到家开始联系养老院,并把房子挂在网上卖了。
我对儿子已不抱任何希望了。因为通过这次住院,我明白了,能陪伴我到老的,只有我手里的钱和我尚且健康的身体。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觉得我这样的做法对吗?欢迎在平论区留言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