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也来谈谈“攻击性”(林夏)

也来谈谈“攻击性”(林夏)

作者: 林夏林夏 | 来源:发表于2018-05-01 22:33 被阅读0次

          自体心理学和自我心理学有个很明显的分水岭,就是它们对一个人“攻击性”的来源有完全不同的说法。

          自我心理学派延续了经典精神分析的驱力理论,认为人的攻击性是与生俱来的。当一个人的攻击性和现实规范之间出现了“冲突”,他的表达形式是原始的(比如不高兴就打人)还是更俱适应性的(比如具备良好的竞争能力),意味着这个人的发展是相对初级的还是相对成熟的。

          而以科胡特为首的自体心理学家认为,攻击是次发的,认为“早期驱力体验的发生是因为自体未被支持而崩溃的产物”(引自《自体的重建》),大意就是攻击行为是一种“自体缺陷”,一个人正常情况下,是没有什么敌意和攻击性的,健康个体的“坚决性”被科胡特放在自我肯定自我确认的范畴,而“攻击和愤怒”都是自体受到伤害的产物,是维持自恋平衡的一种运作。这样一来,以“攻击性驱力是原发的”为基础的“冲突论”的理论基础都被拆掉了。所以“冲突论”和“缺陷论”之间一直吵得不可开交。当然,这也很正常,就像这次督导的时候,布莱克曼说到的,精神分析学家们总是喜欢吵来吵去的,没什么奇怪的,其实这就是他们的常态。

          抛开这些烧脑的理论,其实我想用更浅白的方式表达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在我看来,“冲突论”的“攻击性是原发的”和“缺陷论”的“攻击性是次发的”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我目前的看法是这样的:这两种理论里头所说的攻击性其实并不是同一种性质的东西。前者所强调的攻击性更多体现一种个体的力量感,比如这个人的是否有足够好的自我强度、是否敢于表达不同的声音、是否敢于坚持自己的好恶明确表达拒绝、是否敢于积极参与竞争、是否勇于表现自己的强大。而后者所强调的攻击性,更多的是一种敌意的姿态、一种破坏性的、冒犯的甚至是暴怒的行为。这样区分之后,我们会很清楚的看到,在个体身上,这两种攻击性实际是可以共存,并不是非此及彼的。

          为了便于描述,我们可以把前者的攻击性描述为“健康的攻击性”,把后者的攻击性描述为“病理的攻击性”。如果用婴儿来举例子,婴儿的攻击性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哭闹。如果婴儿饿了,妈妈没有及时喂养,婴儿会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不满,这个时候的哭闹就透露着一种健康自体的“坚决性”,它是健康范畴的,如果妈妈听到哭声,走过来抱起来喂孩子,哭声就会及时停止。而如果这个时间耽搁的过久,随着婴儿哭闹的越来越厉害,你会发现这个孩子有点不太好哄了,即便是走过来喂它,它有可能会边吃边哭甚至干脆不吃了。这时候婴儿的愤怒里头就有一种报复妈妈的味道了,似乎婴儿心里有某种东西碎裂了。这就是最原初的暴怒的形态。

          这样区分之后,我们就可以理解生活当中的看似矛盾的现象。比如有些青春期的孩子,在家里显得很厉害,无法无天、动辄暴怒,显得很有攻击性,但当他们出门在外,却又是另外一番姿态,他们可能会回避竞争、不敢面对冲突、不敢在人多的场合表达自己。这就意味着这个孩子在亲近的人面前呈现的攻击性其实是一种假的力量感,只是他维系脆弱自尊的一种防御手段,而他真正的力量感仍未发展出来。同时这也意味着他的家庭环境是非共情的、非理解式的,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有可能是生活中溺爱而精神上忽略的。

          再延伸到成年人当中,有的成年人是属于健康的攻击性过份压抑的,比如有的人不敢明确表达自我主张,害怕这样会招致攻击和惩罚;也有的人面对别人的热情邀约不胜其烦,但又不好意思明确拒绝,担心这样会给对方带来伤害;还有的人明显被人突破边界甚至冒犯,但仍然不能够合理表达愤怒,害怕这样会不被他人所接纳和喜欢。甚至还有一些奇特的例子,临床上我发现有相当一些人不太敢取得优于他人的成绩或是对外呈现自己的优秀,我听过的例子就包括不敢开更好的车、不敢背太贵的包、抽到一等奖会不敢去领奖,类似于那种“有头发装秃子”型,认为那样会招致嫉妒会被他人疏远。这些都和幼时父母给予的积极支持太少、管教过程当中简单粗暴的打压过多有关。

          同样的,还有另外一些成年人,是属于“病理的攻击性”那类人。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可怕的新闻,比如:“原配街头暴打小三”、“某男追求不成波硫酸”……抛开这些极端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包装过的“病理性攻击”,比如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特别喜欢抨击,不论是抨击一个人、一本书、一部电影还是一个理论,似乎他(她)总是特别的高明,特别的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缺陷或漏洞,并由此呈现自己的优越;还有一些人,特别喜欢贬低,每当表达自己的时候,总要去踩踏另外一些人,以显示别人不如他(她);还有更隐蔽的例子,比如有的人看上去非常的热情友善,背地里却会吐槽中伤身边的每一个人,慢慢的让身边的人都对其敬而远之;当然,还有另外一些人,似乎特别容易炸毛,遭遇不同意见,小小的批评或者挫折都会使他勃然大怒……不一一举例,总归这些都属于“病理的攻击”这一范畴,属于早年依恋关系里头的同调失败导致的自恋缺陷。

          说到这里,我想起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有些人由于早年缺乏和有力量的双亲互动的经验(比如父母虚弱、怯懦),会分不清这两种力量的异同,在谈恋爱或与人交往的过程当中,很容易被第二类(病理的攻击)人所吸引,因为这两种攻击性,虽然性质属性完全不同,但是在表达形式上,都在呈现一种“力量感”,甚至由于“病理性自恋”的人更擅长吹嘘自我抬高自己,彰显自己夸大有力量的部分来吸引认可和关注,所以有时候他们会显得相当睿智、见识过人和与众不同,这样一来,一些不善辨别的人就会被吸引。但时间久了,他们才会失望的发现,那些所谓的力量并不是真正的力量,而仅是一层“脆弱的面具”。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类隐蔽的攻击性,它并不直接攻击客体,它的表现是直接攻击关系。比如对方让我不舒服,或者说话不投机,我就不想再跟对方说下去了,也不想表达让对方知道我内心发生什么了,只是把自己的兴趣从对方身上撤回了,这其实是一种退缩反应,也是力比多的撤回动作,但结果是破坏性质的,只是破坏的对象不是指向具体的人了,这类攻击性和以上两类个体角度下的攻击性质完全不同,而是情感关系视角下的产物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来谈谈“攻击性”(林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nf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