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的我,此时正在某中学教室门口,等待着高考的到来。当时,身边所有的人都告诉我,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通过了,以后人生之路就会一马平川了。
我当时不太理解这些话的含义。当时的我,唯一关心的是,过了这两天,马上可以有三个月的假期,可以做一些高中三年因为做题而落下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那年,我以高于一本线50多分的成绩成为了我们村20多年来唯一一个大学生;几年后,我读了一所更好的大学的硕士;去年7月,我毕业工作,进了一家央企工作。
我出生、成长于农村,从小就认为考上大学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小时候的玩伴,小学毕业就有出去打工的,跟我同龄的,读到高中的,只有我和同村的另一个女生,她当时还是花钱“买”进了我们当地镇上的一所综合实力很差的高中。
理所应当的,在我考上那年,我仿佛是像古代考中了状元一样,以为从此就将步入人生巅峰,以为命运将就此改变。
我上了大学,去了一个我当时认为非常大的城市。在更高的平台上,我慢慢发现,身边的同学,大多来自于城市,从小接受着不错的教育,有着一些特长:钢琴、街舞、花式篮球,如此等等。
读研的时候,我去了北京,一个我梦寐以求的城市。在一个更大的城市里,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我发现,这里的人,除了本身优秀之外,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至少看起来是这样,他们每天忙碌着。而当时的我,读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唯一的原因,就是它名气够大,认可度够高。
我并不知道我要做什么,直到现在,我还经常迷茫——我不知道。
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去上大学,我读大学的那年,全国高考录取率约为62%,1020万考生,录取629万人;随后一年,录取率上升到69%,946万考生,录取657万人;近两年,录取率基本上保持在75%左右,940万考生,录取700万人。
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年,至少16年。16年的学生生涯,给很多人带来的,不是梦想,而是灾难。如果在高中毕业就去打工,踏踏实实地工作,也能过得还不错。相反,因为我们的大学有点太畸形了——更多的老师不是忙着科研和备课,而是如何获得更多的项目去赚钱;更多的大学生们在大学4年看的书不超过10本,还整天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飞黄腾达。
当年我生活的那个农村,这几年陆续出了好多个大学生,大多数是二本、三本或专科,他们毕业之后,很多人拿着一份远低于普通打工者的薪水,辛苦地活着。
我的经历告诉我,读大学,很重要——前提是,有一颗进取心。不随波逐流,也不妄自菲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