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幻想即现实》读书笔记(四)

《幻想即现实》读书笔记(四)

作者: 布衣暖暖 | 来源:发表于2024-02-03 22:01 被阅读0次

    第四章:精神分析的知识

    找个人做做精神分析

    丰衣足食之后,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大约可以分成三个类别。

    第一个类别是艺术类的喜好。

    第二个类别是科学上的探寻。

    第三个类别是自我探索。看心理医生就是自我探索的高效途径之一。

    内心的安全感与外界无关

    一个人的安全感,实际上跟外界事实上是不是真正安全没有关系,而与她内心有没有安全感有关。

    抑郁症从何而来

    来自环境刺激因素,比如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失恋、考试的失败、亲人的去世等等,只是导致抑郁症的诱发因素而非真正病因,外因只是抑郁产生的非本质因素。

    产生抑郁症的真正内因或者说本质因素是一个人的人格特点

    在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结构中,有一个严厉的惩罚者,会时时监控他或者她的言行,一旦出现哪怕一点点过错或者失误,这个惩罚者就会以极其严厉的方式实施制裁和谴责。

    抑郁症患者的自责自罪、自我价值感低下、活力降低,都来自这样的自我攻击。

    不成熟的心理保护机制把攻击性转向自身,而实施攻击的,就是他(她)内心那个严厉的惩罚者。

    关于抑郁症的产生,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说法:抑郁来自自己跟别人的边界不清楚

    抑郁症的两大危害:

    ()可能危害生命,有自杀的危险。

    (2)会极大地影响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使人生不再是美好的旅程而变成了痛苦的炼狱。

    从治疗上来说,抑郁症并不是一种难治的疾病,很多治疗都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药物治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疗效肯定,见效快,而且不需长期服药,正规治疗一般四个月就够了。

    别把诊断太当回事,不要让这顶疾病的帽子把自己压得更加抑郁。

    孩子,你并不欠爸爸妈妈任何东西

    作为父母,千万别以为是自己把孩子带到了这世上并将其养大,所以孩子应该感恩。养育孩子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然就要负法律责任,并会遭到谴责。

    父母应该感谢孩子,他们的出生让自己学会怎么给予爱,得到了这个世界上最真诚的信任和赞美。

    有些父母总会以自己的牺牲来换取对孩子的操控权,让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哪怕是无理的要求。

    父母不要把养育孩子这种自然而然的事情,当成伦理道德的压力施加给孩子。

    一个孩子若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高品质的爱,那他(她)就没有爱的能力(包括对父母的爱),所以世上才有那么多对父母不孝的人。

    人生美好的地方之一是你经常需要做出选择,而且你事先并不知道你的选择是不是最好的。

    父母的正确做法:只要在起码的、必须强制执行的规范内(比如法律和基本礼貌),你愿意的事情,我都只提建议、提供选择的可能性,最后都让你自己做出决定。

    若孩子的选择错了、失败了,父母永远都在那个可以休息和疗伤的地方等他(她)来休养,并且绝不在其遭受挫折后的任何时候趁火打劫地说出“当初你要是听话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状况”之类的话,而是等孩子重新振作起来时再鼓励他(她)上路。

    人生最大的选择就两个:事业和婚姻。

    关于事业,在专业选择时,父母可以基于对孩子本人和对各个专业的了解给出建议,最后让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

    至于婚姻,则更加应该由孩子自己决定。很多父母代替孩子决定婚嫁对象,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人生的快乐,这样的父母是很自私的。

    养儿养女不是为了防老,而是为了观看自己的一部分,活得比自己更丰富、更精彩。

    “网络成瘾”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

    1、取消“网络成瘾综合征”的诊断,改称青少年上网相关问题。

    2、上网过多是成长的和关系的问题。

    3、不将问题的原因归结为电脑、游戏和网络。

    4、干预的重点放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上。

    孩子的“失控”是对外界过度控制的反应和对抗,要改变家庭关系的模式,或者说让关系中的所有人都发生改变。

    5、以改善孩子现实人际接触为目标,不以孩子不再上网,甚至不以孩子少上网为目标。

    认为孩子上网就一定不利于孩子的学习,是对人的智力的贬低。

    6、避免最坏结果

    干预的目标首先应该是避免最坏结果,而非追求最好目标。

    7、不要要求孩子很快改变

    8、综合治疗

    个别治疗、家庭治疗和小组治疗干预,多学派整合干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幻想即现实》读书笔记(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nx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