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容小主

《轨道年华Ⅱ线路工》故事介绍
铁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但是要了解铁路,要知道铁路人是怎样工作生活的,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会感到陌生的,特别是对于五大行业工种之一的工务段线路工的工作,普通人更是难以知晓的。走近他们,你就会知道,他们是一群有着铮铮铁骨,有着家国情怀的一群真正男子汉。
也许,有的人会说,工务段的那些员工,不就是穿一身黄马褂,拿着铁锹镐头,成天搞的满脸发黑,浑身脏兮兮的那群人吗?也会有人说:不就是那些十天半个月回不了家,挣钱都不知到怎么花的那些人吗?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苦,他们的累,更没有人愿意去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城市的灯红酒绿,与两根铁轨寂寞的生活相比,这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
线路工们在整个铁路系统,是属于那一种默默无闻,最平凡的岗位,他们像极了铁路的砟石,要一粒挨着一粒紧密连接在一起,为的就是能够铺就平稳的铁路大通道。在每个人的眼中,两根铁轨,连接着天下,而不会有人去想起铁轨下的每一粒砟石。其实,每一粒砟石就是千千万万个工作在铁路系统的一线员工们。他们是铁路的基石,虽然渺小,不起眼,但却是铁路系统不可或缺的环节。战胜困难,保证安全,是他们的目标和责任。
故事从铁路老线路工李长顺讲起,夏季的高温少雨天气,给人们的身体发出了警报。作为单位厨师的李长顺刚刚忙完本职工作,在餐厅里等待着工友们回来,农户老黄家的一条小狗奥利给,给简单寂寞的工作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聪明能干的青年线路工刘海军的归来,打破了沉寂,也带来了午餐的喧闹。关于给奥利给剪毛的事情,变得热闹非凡。枯燥,高强度的工作背后,这是一群有血有肉的汉子们,李长顺曾经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看着吃饭的工友们,一场回忆把李长顺带到了也曾年轻的过去。李长顺、高山峰、关一军、刘井全和王小东是那个年代齐齐哈尔铁路机械学校毕业的中专生。在80年代,中专生的名头很是令人羡慕。
毕业之后入职之前的一场酒,把大家心目中的理想和情怀在述说着。李长顺是几个年轻人的大哥,不但年龄最大,而且在所有人中威信也最高。他认为哥几个到哪里都是人才,只要好好工作,都会有出头之日,要求所有的小兄弟们,要勤快点,要尊重师傅,要眼睛里有活,还得要抢着干活,最后还要把活干的漂亮,要每个人都有大好前程。李长顺美好的愿望,能实现吗?
时间是最好检验机器。李长顺首当其冲,第一个成为兄弟几个人中的副主任级别干部,可是谁知道,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把他从人生中的顶峰轰然拽下。
事件的起因是他所在车间的工长共产党员王树,在那一年带领两个工友施工过程中,因为安全措施不到位,王树发现疾驰而来的列车之后,提醒无效的情况下,王树立即将两个工友先后推下轨道,而自己却永远与轨道融在一起了。这一场事故,李长顺负连带责任,职务的丢失他倒也坦然接受,可是现场的惨烈,却在他的记忆里成为梦魇。一次又一次的噩梦,一直折磨着他的神经,心中的苦闷无处诉说,他已经无法胜任在线路上工作,最后定岗在工务段通辽东厨房工作。这个车间是系统内一个标杆儿的车间,人心朴素,后来的领导张其祥工作能力强,善于观察细微之处,体贴关心员工。李长顺在这个环境里,慢慢平复曾经受过的创伤,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所有工友服务。
两个小徒弟一胖一瘦,小胖子岳成航,天生喜感,平日里的模仿也像极了著名的相声演员岳云鹏。“小岳岳”就变成了他在车间里新的名字。一笑一颦皆故事,是这个小工友的可爱之处。但是小伙子心中有着自己修车的梦想,家中的修车行,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梦想,出去到大地方打工三年,学到精湛的手艺回来,这是他一直想干的事儿。母亲强逼着他来到这个车间工作,但又知道线路工的辛苦,所以花尽心思才把它安排进厨房。可是小伙子的梦想在与现实对击的时候,理想又占了上风。
另外一个小瘦子何方来,家中只有一个老父亲,也是被迫无奈才来到这里工作。两个小伙子,原来是厨房老姜班组的人员,因老姜不满意,这才有幸和李长顺成为师徒关系。知道两个小伙子心旌动荡,李长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与两个年轻人的谈心,也就在未来的抉择上有了分水岭。
一次次事故,都是血淋淋的现实故事。一个个规章制度,都是用鲜血写成的。规章制度表面的无情,实际上正是对生命的尊重。红线不可以践踏,那是因为生命至上。本部作品里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故。
在这个车间,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独身人”,也就是通勤职工。他们和其他职工干着同样的活,但是因为离家遥远,每周能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也是极其有限的。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异地就医问题,已经成为了一道看不见的绳索,捆绑和困惑着在职和已经退休员工的就医尴尬。职工的实际困难该如何解决?也是横亘在车间主任和段领导面前的实际问题。
技术员刘春江,家在双辽,人却在通辽工作。父亲已经卧床三年,上有老,下有小,妻子工作又忙,提起父亲病情,难免泪水汪汪。
王海明和于加权是李长顺的初中同学,两个人都是机务段的机车乘务员,人到中年,就已经疾病缠身,这和平日里高强度的工作脱不了干系的。老同学安静娴的归来,带来了浓浓的亲情,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另一段感情,如何处理,李长顺也有自己的想法,而与妻子李梦云一点点闹剧,也彰显着夫妻之间的情深。
老兵哥王立军,是工务系统的标兵,他工作的劲头,让人们看到了一代代线路工的乐于奉献精神。曾经艰苦的岁月,让人们更加珍惜幸福的生活。
曾经可怕的狼群,又在故事中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线路工制度中一些规章的改变,到底和什么有关系?
休息日,李长顺终于可以回家看望父母。一个城市,三个家,一周的忙碌,都是围绕着浓浓的亲情。父母那一边需要照顾,岳父岳母,也曾经是李长顺的师傅和师母,两家老人又会演绎多少故事?
儿子李泽恩真的是报恩而来的孩子,毕业之后,分配到了通辽机务段,为的就是实现从小心中的梦想。而李泽恩这一切仿佛都是有预谋的,蒋晓冉那个低调的女孩,与李泽恩一场天定的缘分,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本来为在通辽买房发愁的李长顺又迎来了哪些惊喜?李梦兰,李梦云的大姐,家中的烦心事可真不少,这些事情又都与他的儿子兰海波脱不了干系,一场住院风波,彰显了姐妹之间的情谊。
当“雷*锋*精神”再次被提起的时候,老线路工李术峰感慨颇多,“南涝北涝中间旱”是那个夏季的特点,媒体的报道,让真正的专业人,又有了多少感慨?
这边的休假没有结束,却得知工友刘洪福妻子得了重疾,憨厚的汉子们,用一笔笔捐款,诉说着善良的情怀。那么多人的单位,总会有各种事情发生,刘海军在李长顺休假之前悄悄消失了,他母亲的病重和去世却把生活美好,天涯路短来讲述。我们都在走向生命的终结,只是有的人走的快点,有的人走的慢点。
小岳岳最终离开了,何方来最终去了现场,看起来简单的故事,却要有多少心灵的震荡?
五兄弟之间约一场酒,这酒怎么喝?这面怎么见?也是考量兄弟情义的一把锁。
立秋的那一场抢秋膘,又把农户和车间情谊紧紧联系在一起,有来有往,人生常态,三天后的那一场大雨,李长顺再次出发了,克服心中的障碍,老兵也可以重新焕发风采。
这部作品是以李长顺一个铁路老兵的身份来写的,用他眼中看到、听到和经历过的事件作为故事的主线,把有血有肉的人物,通过一次次事件慢慢展开,慢慢讲述。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儿,其实在生活和工作中,这才是生活的主体。
作者以谦卑的心理,向这群最可爱的最基层铁路人致敬!这部作品也是《轨道年华》系列之第二部《线路工》!
这部作品一共26万字,分167章节!
样文:
轨道年华II线路工(1)高温天气
这个夏天来的有点儿早,还没有进入三伏天,就已经连续一周的高温天气了。地里的庄稼,都已经被晒的蔫了吧唧的,地上已经有了裂痕。树叶也泛着深绿,一动不动的静默在大太阳下,这一会儿,连鸟儿都看不见踪影,附近农户养的一只小狗奥利给也躲进阴凉的地方,大口喘着粗气。大家心里都清楚,如果这样的天气再不下雨,有些地方就绝收了。
李长顺刚刚点燃一根香烟,坐在餐桌旁边的餐椅上,餐桌上还摆着一杯刚刚沏好的绿茶。他敲了敲自己的老腿,这老腿经过一上午的劳动,也已经酸痛了。
电视机里播放的曲艺节目,正热闹。郭德纲父子的相声,总是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喜欢唱两句的人,都喜欢那一对父子的幽默和默契。李长顺也很喜欢这一对父子的相声。觉得他们的包袱总是甩的恰到好处,一胖一瘦的父子俩,在台上正斗着,李长顺听得眉开眼笑的。
逗哏和捧哏,在这一对父子身上,有时候就分不清谁是主谁是次了。反正让大伙儿开心,这是主要目的。谁主谁次,那是人家爷俩的事儿,观众可并不在意那些东西。让谁乐,谁不乐呵呀?
一南一北立在墙角处两个大马力立式空调正在努力的工作着。这么大的食堂,一台空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为了员工能有更好的就餐环境,领导们今年又特意批准食堂加了一台空调。一台空调和两台空调的感觉,那就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
李长顺这一切的提前准备工作,都是为了让一会儿回来的工友们立刻进入凉爽的世界。那么火热的天,如果不快速的降温,万一中暑了可不好弄。
这一刻,室内的空气清爽流畅,想到在空调的房间里抽烟不合适,李长顺这一会儿赶紧掐灭了香烟。还特意用手驱逐着空气中弥漫的烟味,让同事们被动吸烟,那就是犯了错误,再说了,食堂也不是让吸烟的地方。
李长顺早已经在十分钟之前,完成了饭菜的准备工作。既然不抽烟,这一会儿也可以非常惬意的闭上眼睛先休息上几分钟了,袅袅升起的茶雾,让人在封闭的空间里忘记了季节给的炎热。
耳朵里听着电视机的热闹也是知足的。每天在等工友回来吃饭的时候,都是李长顺最放松的时间,都不用想就知道他内心正舒爽着呢!
这一切都发生在工务段通辽东车间宽敞明亮的食堂里,李长顺是这里的厨师长。最忙碌的时刻已经过去了,一大早晨,从购买食材,摘菜到清洗食材,到切好,变成美食,哪一步不经过他的手能完成呢?这项工作,其实一点儿也不轻松。
紧张过后,也仅有的那么几分钟的休息,就变成了他与众不同的享受。
两个徒弟,此刻正在厨房里清洗,一顿饭下来,要清洗的东西可并不少。干干静静,那永远是一个厨房最重要的标准。厨房里传出来的声音,李长顺偶尔还能听得见,锅碗瓢盆儿的叮当声,像极了家的感觉。
李长顺喜欢这种感觉,这里就是他的主战场,如果没有意外,退休之前,他就会一直在这里工作了。
李长顺会时不时看眼时间,再看看窗外明晃晃的大太阳,心里叹息了一声暗想: 今天可是三十五度的高温天气啊,工友们太辛苦了,这天儿就不是干活儿的天儿,人都快晒化了,这人体哪受得了?
李长顺心里正想的出神,却突然听到门开了,还没有感觉到看见人,一股热浪瞬间扑面而来。他心头一热,懒洋洋的刚反应过来,就听到了声音问:“李叔,今天做啥好吃的啦。”一个响亮的声音瞬间传到了李长顺的耳朵里。
李长顺抬头看了看来人,脸上带着笑说:“刘海军呀,你们今天咋回来这么晚?这么热的天,一会儿有人中暑了咋办?这天儿就应该早点儿收工回来。”
“今天没有办法,不干完活不能回来,工长下了死命令,我们也只好执行呀!”刘海军赶快回答李长顺的质疑说。
“那也不能不顾及工人的感受呀!这天万一有人晕倒怎么办?”李长顺顺口就说。
“李叔啊,领导怎么安排,咱们就只能怎么执行就行啊!我们哪敢多说话呀!饿死我了,今天中午吃什么呀?”刘海军还是忍不住问吃的。
适当的转移话题,这也在李长顺的意料之中,空调的轰鸣声,伴随着电视机里传出来的笑声,刘海军的大嗓门儿,把整个餐厅变得热闹了起来。
轨道年华II线路工(2)加了伙食
李长顺看了一眼刘海军,也忍不住介绍起自己今天上午忙活的成果说:“要说吃的呀,今天你可有口福喽。有红烧肉、炒姜豆,木耳炒肉,还有黄瓜拉皮,还有绿豆汤。咋样,这伙食行不行?”
李长顺知道眼前这个小伙子不想评价领导太多,这就是这个年轻人的聪明之处,所以他也赶紧把话题绕到了伙食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么多年的职业生涯,也已经让李长顺学会了闭嘴。
“李叔哦,你好好伟大呀!有红烧肉太好了,就爱吃你做的红烧肉。”刘海军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做了一个鬼脸说。
人们对食物的渴望,其实也是生活的一种态度。能量满满,干活才有劲儿不是?一个单位伙食的好坏,既说明这个单位的效益问题,同时也是领导对员工的关注程度问题。
李长顺看了一眼还在呼呼冒汗的刘海军说:“爱吃,你就多吃点儿。这大热天儿的, 让你死劲儿吃你也吃不了几块。我今天肉做的多,管够,放心吧!怎么样,这空调凉快不?”李长顺望着眼前的年轻人,心里又是感慨,又是喜欢问。
“这新加的大空调可真是太好了,就是比原来一个要凉快多了。领导这件事情处理的好,待会儿让大家给他们点个赞。”刘海军笑嘻嘻的说。
“给他们点赞?那还不如给我点个赞呢!我要是不申请加空调,谁能想到食堂这个环境,大家也需要舒服啊!”李长顺适当的卖了个好。
“那我就代表大家为李叔点个赞,食堂的伙食要没有李叔在,还真是不行,要不说你伟大呢?”
刘海军也是实话实说,外加上有三分恭维在。
老李喜欢眼前的年轻人,一米八的个子,大眼睛,喜欢笑,也喜欢开玩笑。本来是一名大学毕业生,皮肤白白的,略显的有些清瘦。他是被下放到基层锻炼的人,各个车间各个工种都得熟悉一下,然后才能进科室任命到相应的岗位。这是每个大学毕生都必须履行的程序。当然了,也有部分人最后留在了现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企业就是这样,现在科室人多,没人没钱的也只能在基层锻炼中成长了!
“伟大个啥?不就是做饭的吗?大家能吃饱吃好我也就满足了,看这天儿都快把你烤化了,非洲小伙进来了,小心回家媳妇儿都不认识你了。快去洗洗吧,大伙儿都回来了吧?”李长顺又向门外望了一眼问。
“回来了,回来了。他们没我跑得快,这大热天的跑两步也爽歪歪。”
刘海军汗流浃背,从进屋到现在,汗就没有办法停下来,说话的这会儿功夫,正站在空调前猛个劲儿的吹。
“你快点儿躲开那个空调,这么吹是会落毛病的。”李长顺赶紧提醒刘海军说。
“我的身体壮的像头牛一样,没事儿没事儿就吹一下,等其他人回来我就没地儿了。”
刘海军的眼睛,这一会儿,瞄向了窗外。
“大部队这不回来了吗?你看看他们一个个懒洋洋的,这天连路都不想让人走了。”
李长顺发了一句感慨,赶紧去准备开餐前的工作了。
这时其他的工友陆陆续续走了进来。有洗脸洗手的,有说笑打闹的,但还真有直接站在空调前面吹的,边吹还边说:“凉快,真凉快儿,这才是人呆的地方。”
“吹空调的都注意点儿,可别吹出毛病呀,新空调的风大。赶快去洗手吃饭吧,一会儿菜都凉了。今天可有红烧肉哦!凉了可就不好吃了。”李长顺平时和大家的关系都好,这一会儿也忍不住提醒自己的老伙伴们说。
“又有红烧肉啊,可太好了!”
大家对美食都没有免疫力,特别是经过一上午高强度的劳动,这一会儿朝已经饥肠辘辘了。除了渴,就是饿,这是大家共同的状态。这一会儿听说有红烧肉,七嘴八舌的就已经开始议论了。
“领导心疼大家,特意给大家加了伙食。都先喝绿豆汤,然后再吃饭,否则胃里难受,我就管不了啦!”
李长顺大声地和大家说话,因为他的声音要是小了,就总有人会听不见的。
“就吃肉,不喝绿豆汤。”
在李长顺说完话之后,有人调皮的反驳。
“红烧肉管够,绿豆汤也管够。还有其他菜呢!你爱吃啥吃啥去!”
李长顺平时和大伙儿开玩笑已经习惯了,这会儿已经快步走到了做好的饭菜前,招呼着大伙拿餐盘盛饭盛菜。
轨道年华II线路工(3)今天咋了
看见有好的伙食,大家都开心,李长顺也很满足大家吃的满意,这会儿他的耳边都是各种表扬的声音。
李长顺用耳朵捕捉着各种声音,作为一个厨子,当然最喜欢听别人说他做的饭菜好吃了。角色的转化,在他这里也是很重要的。
“红烧肉太好了,就爱这一口,多来点儿,多来点儿。”老王竟然也破天荒地开口说。
“那就多来一点儿,不用客气,到家了。”李长顺顺手就给老王又盛了一勺红烧肉说。
工友们并不客气,自己的食堂,自己的兄弟,平时老混在一起,谁还不了解个谁?老王平时的关系就和李长顺好,到了这个年纪,跟谁对脾气就爱和谁多说话,这老哥俩也是爱说话的那种类型,这一会儿说起话,自然轻松自在,没有压力。
“吃不了可以回碗,但绝对不可以浪费哦!剩下一块,都是要罚款扣工资的。”李长顺食堂管理中是拒绝浪费的,这一点大家都清楚的很,今天看到大家纷纷想多吃几块红烧肉,也赶快发出提醒说。
“没事儿剩下一两块儿,还有老邻居等着的呢!” 刘海军适当的幽默了一下。
“这天儿热的,连狗都不想吃东西。这只傻狗,这么热的天儿也不知道钻进来,这一会儿躲进哪个办公室了?”李长顺今天没有看见奥利给跟着工友们悄悄钻进来,有些奇怪的问。
“你是不是偷偷把它提前都喂饱了呀?”老张问。
“ 这天气热,奥利给也不想吃东西,它身上的毛太长了,用不用替主人给它剪一剪毛?”李长顺问。
“这个事儿我看行,今年实在是太热了,待会儿我琢磨琢磨,它主人光顾救庄稼了,连狗都顾不上喂,这家伙变成咱们车间的狗了,不过,这条狗太仁义了,大家都喜欢。”
刘海军是一个勤动脑、爱动手的孩子,这一会儿发出了自己的感慨。
“行,这个事儿就交给你了,但是你小心奥利给不配合你,大热天儿的,可千万不敢让狗给你咬了,小心着点儿,听见了吗?”李长顺提前做好了预警工作。
“行,放心吧,李叔。奥利给要是敢咬我,咱们晚上就吃狗肉火锅,那可是绝对的大补。”刘海军顺口就开玩笑。
“刘海军,你可别臭美了。奥利给没等让你吃肉呢,你小心,你这辈子就被他毁了。”老张在那边又接过了话茬说。
“一条狗能把我怎么毁了呀?我还不相信我就弄不了个它?”刘海军不可置信的问。
“这你生瓜蛋子就不懂了吧?这要是让你断子绝孙了,你就算是吃它肉,那也是补不回来的。哈哈哈哈哈!”
食堂里立刻引起了爆笑,一张张古铜色的脸,这一会儿每个人的脸,都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男人的笑,带着狂野,带着诙谐,还有那么一些重口味的感觉出来了。好在食堂里这一会儿没有女同志在。
“那可不行,那可不行去!我这马上就要结婚了,没有后代,我怎么和我妈交代?那我媳妇儿还能要我了吗?嘿嘿,嘿嘿!看来剪毛这个事儿,我还真得琢磨琢磨。这要是让奥利给把我咬了,那我就成为咱们车间的笑柄了,这个事儿可不好玩。”
刘海军往嘴里扔了一块红烧肉,大口大口的咀嚼着,满脑袋却在想着给奥利给剪毛的事情。
“快吃吧,快吃吧!这都累了一上午了,比往天回来的要晚了将近一个小时。要是正常回来,你们还能休息一会儿,这下子好吧,直接就过来吃饭了。今天咋了?领导们怎么都没来?”
李长顺看了一下所有人,并没有发现领导们的身影在,给狗剪毛的事情,可存在可不存在,开开玩笑也就算了。
“他们都去主任那开会了,说是有重要的事情,估计也快来了吧?你还是给领导们留点吃的吧!别一会儿红烧肉没了。”刘海军贴心的提醒李长顺。
“留了留了, 但也要可着大伙儿吃不是?否则,领导不满意。”李长顺故意挤了一下眼睛说。
每次吃饭的时候,领导们来的都会稍晚一些,所以单独给领导们准备饭菜,也就变成了一种李长顺的习惯。
这一会儿,每个工友都乐呵呵的打完了饭菜,又都打完了一碗绿豆汤,食堂立刻安静了许多。咀嚼的声音,竟然超过了电视机里那一对父子的逗乐声。
李长顺忙完了,看着坐到餐桌边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儿的边吃边笑着的工友,竟然有些恍惚呢?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