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机制的引入可以帮助政府提升整体经济的效率,理论上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以中央政府为主,以功能划分的部委为基本单位在全国范围内调动资源,即自上而下的“条条”式竞争模式;另一种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去竞争资源,以完成设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即自下而上的“块块”式竞争模式。两种模式相辅相成,有力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而政府也是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评价官员政绩的标准,于是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官场+市场”的竞争体制。
竞争机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比方说有些官员急功近利,盲目大跃进快速上马巨额投资项目,最终投资失败造成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政府毕竟不同于企业,不能完全以经济效益为单一目标,还需要承担更加多元化的服务职能,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由“生产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所谓“服务型”政府,实质就是投资于“人”的政府,政府加大教育、医疗等民生支出,也就是在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这种转型顺应了城市化进程所带来服务业迅猛发展的阶段要求。
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提高生产率,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提高生产率的关键不在于探索未知和创新,而是在于学习与利用已知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充分调动资源以不断提升学习效率。自加入WTO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在学习欧美先进国家技术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国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之路,成功背后是中国政府治理与领导智慧的完美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