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随记二十九:孝是成人礼

《论语》随记二十九:孝是成人礼

作者: 好家伙迪蒙 | 来源:发表于2015-06-19 11:49 被阅读115次

里仁第四(4.19——4.24)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父母健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假如一定要出门,那也得告诉父母自己去哪了。

随记: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在不远游,这是孩子对父母的爱。游必有方,这是现实的解决办法。

当孩子到了能够远游的年纪,父母也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古代不必当今,出个远门,三年不归是常态。人生有几个三年呢,何况年迈的父母?当孩子远游回家,“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所以,游必有方,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去哪了,可以通音信,报平安。杜甫诗云:“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讲的就是亲人分离杳无音信的孤独和担忧。父母爱子之情更甚。

游必有方,也是让孩子了解家庭的状态。爱是相互的,父母爱子,孩子也应爱父母,这是孝的本义。通了音信,家中有事孩子可以及时得知,喜则喜,忧则忧,情感共享是家庭和睦的一个原则。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父亲去世之后,就看他的行为)如果长期能坚持父亲的好做法,那就可以说是孝子了。

随记:这条和《学而》1.11重复了,1.11更详细些“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写的是观察一个人是否孝顺的条件。

孔子强调“孝”是精神层面的,不只是对父母的衣食供养,所以父母去世后,更能体现一个人是不是“真孝”。三年不改,为什么是三年,因为孩子出生前三年没有自理能力,完全是父母养育,要报恩。而三年不改,说明他的感情是执着的,是发自内心的。从孔子去世后的情形看,也只有子贡真正做到了三年不改。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是孝的最高标准。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是因为父母长寿是一件喜事,另一个是因为父母年纪越大就越接近去世。

随记:这是一件非常现实的事情,凡人皆有一死。孝子为父母养老送终,随后都得有心理准备。

“孝”是成人礼,当一个人懂得孝,才算是真正的成年人。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古人不轻易许诺,是因为怕自己做不到,羞耻。

随记:一诺千金,从不轻言开始。说了做不到,就是说大话。孔子虽是理想主义者,但行事却是实打实。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约定好了却没做到的人,很少。

随记:旧注都把“约”解作“约束”,这样才能讲得通。实际上我觉得这句话应该和上一句连起来读。“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以约失之者鲜矣。”孔子分明就是在说古代人比我们现代人更将信用,因为他们不轻易许诺,一旦约好了就一定会做到。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如果不连起来读,那这句话就太突兀了。上下文都在讲言行的关系,忽然冒出一句约束自己,不通顺。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君子要少废话,多做事。

随记:讷于言,不是沉默不语,而是少说废话。言行的关系,孔子说的很多,都一致,即是少说废话,多做正事。这是儒家入世的准则。

相关文章

  • 《论语》随记二十九:孝是成人礼

    里仁第四(4.19——4.24)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父母健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

  • 《论语》随记之九:问孝,不代表你孝

    为政第二(2.5——2.8)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

  • 什么是孝顺

    《论语》论语—为政篇第二 :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翻译过...

  • 欣赏日记-妈妈和大姨的姐妹情

    2019-12-14 星期六 天气晴 生活随记: 今天是周六,自然把孝杰带到了朱老师那里,孝杰通过说文解...

  • 色难

    孝是论语的一大主题,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规范。在论语一书中,孔子针对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孝”的概念...

  • 从《论语》中看孝道

    你好哇!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从《论语》中看孝道(下)。 壹 孝是内心有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 什么是孝道

    什么是孝。《论语·为政篇第二》写道: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孝,最难的是保持不厌烦的脸色(10)

    读《论语》感悟(10)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 孝——德之本

    孝,“夫孝,德之本也” “孝”字的汉字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两亲,并能顺其意。《论语》“入则孝,出则...

  • 好多人不知道何谓敬但敬不敬一眼就能看出

    《论语•为政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请教什么是孝。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随记二十九:孝是成人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ps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