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唯一的正事就是读书。也是我目前读书最多的一年,100本左右。这个数字在我的友邻中,应该不算特别多。不过对于我身边的朋友来说,他们都会感到惊讶,然后问,读那么多,消化了吗?
我目前给自己的目标是尽量多读,接触不同类型的作家、体裁,丰富自己对于世界的好奇。之前一直都是图书馆借书,因此笔记做得不多,年中买了kindle,于是开始画重点。的确承认在笔记上,做得不太够。目前能做是,每读完一本都会豆瓣写上短评,体会深刻的会写书评。来年,一定要加强笔记的作用。
最近发现,有目的的阅读,带来了意外的收获。从3月开始接触哲学,刚开始也许各种困难,后来读了一些哲学史,再从中选择有兴趣的哲学家书籍看,慢慢进入轨道。之后每月都坚持读一些哲学类型的书。大半年过去,在11月的时候,一整个月都在读理论知识,由于之前阅读都以虚构小说为主,整月阅读理论性书籍完全是奇特的。虽然单纯的阅读,随意进入作者奇妙的虚构世界也很愉快,但要获得知识,真需要系统性的学习。
今年的重点词是:哲学
如果问为什么会对对哲学有兴趣,那么是我开始思考生命是什么?而其中有一本书引起了我的好奇,那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本书是西方文学史的一座无可避免的大山,无论你如何逃避,总是被无数人提起。就是这本书,引起了我关于生命、宗教的思考。
我开始阅读哲学史,一开始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没看下去。然后读了所罗门《大问题》和林欣浩的《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属于非常初级入门,也很容易看进去。加上关注了一堆哲学公众号,还是有一些收获的。


看完哲学史后,我选择了康德,从此《纯粹理性判断》成为了一本“在读”状态的书,实在的难以消化,于是找了邓晓芒的导读,缓慢进行中。尼采对我的吸引力也很大,康德要用理性批判理性,尼采让我知道原来哲学理性也可以“非理性”。《理想国》当然也是要读的,还有很多古希腊思想的书,未来也将要阅读。
因为哲学,我也接触到了心理学与社会学的书。推荐一本《想象的共同体》,这本书讨论了环境对人类意识的影响,语言对人类的发展,相比火爆全球的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前者无疑更加深刻。

个人也很喜弗洛姆,他的《逃避自由》,都给我很大的冲击,重新让我思考什么是自由。消极的自由与积极自由的概念,挺有趣的。他的另外一本《占有还是存在》也推荐。

思考人生,宗教一定是无法避免的问题。西方哲学在伦理上真没有东方哲学那么有亲和力。曾经一度思考宗教的问题,发现自己还没准备好,但也不妨看看。推荐《人生不可不想的事情》、赖声川翻译的《僧侣与哲学家》

我的年度作家,一定是伍尔夫。读了她的《到灯塔去》、《一间自己的房间》、《达洛维夫人》、《海浪》。大家都说她的意识流小说很难阅读,但我真是很喜欢她的风格。

因为她,我开始注意女性作家和女性运动。除了人人都知道波伏瓦的《第二性》,也推荐《醒来的女性》。这本书比起《第二性》的年代更接近我们,故事的情节也非常真实吸引人,看完之后,一度走不出来,感觉婚姻对女性摧毁太大。现在过头,也正是这本书,指引我走到人权,从社会制度的高度去思考问题。

由于本人喜欢简约生活,为了减少囤积。不但把家里的书都送人了,也买了kindle,因此一年没有买书了。虽然电子书的更新没有纸质书那么快,但是如果不追赶流行读物,感觉老书也真够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