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人在求职的时候,都会关注公司的发展情况,自己进入公司后有没有发展,没有培训。但也很多人的考量基本止于百度,或者最多到公司面试,很多人止于,公司是做什么的,我会不会呀?这基本上把自己的职业发展框死了。其实,没有你会不会?不会,就去学就可以。
①、公司有没有发展不是你百度,你一次面试能知道的,而是取决于这个公司老板,这个团队。
②、当公司有发展了,你要考虑的是如何与公司共发展。很多人的思维是我有多少能力,我就跟公司要多少的报价。但实际上,一个人最大价值,是他们通过公司的资源撬动的力量,最终实现多少回报,能不能跟公司共发展。
每个人最后会有自己的归属,都会有基于自我习惯的成长路径,有不同的思考。成长性思维,是我们与公司共发展的基础。没有共同的认知,没有共同的目标,没有相似的习惯,很难长久走下去。
能力应该跑在财富前面,才会有安全感。今天我们聊聊,在公司我们应该要有什么样的成长性思维
一、破局:尖刀思维
基于痛点需求,找到工作把手。关键词:弱/不足点、目标点、最有利的武器。
我们很多人很多时候,做工作规划,就是按部就班,其实就是没有分析上面的点:
工作的弱点和不足是什么?
你的工作,你的团队的目标是什么?就算不是我能主要发力,我能不能找到自己作为辅助方工作的点?接下来你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没有目标,就会有一个很概括的次,就完不成。
最有力的武器——切入口是什么?能最快产出结果,比如:0—1,比如关键事项。
如何获得价值,杠杆节点——如何成为公司不可或缺岗位的贡献者,成为支撑公司的角色,多听多了解公司的需求,不要说自己不行。
二、全局思维
充分了解公司的核心资源(人、事、方向),关键词:系统认知,系统资源,系统目标/痛点,系统性。
真正的资源,是你身边的可以撬动的,小公司是老板,大公司是各个组织的对公司有了解的主管,经理。老员工,中高层,这些掌握资源的人,你认识多少,可用资源多少——否则你能撬动的只有自己
做任何事情都往上跳2个等级看,你做自己岗位的事情,你跳到部门,公司,甚至系统来看。我们很多事情推不动,是因为只知道自己现有什么资源,以前是怎么做的,从来没有跳出来过。经常跳出来,就很容易有全局思维了。
但是跳出来以后,要跳回来具体执行,要做什么?由下往上看,由上往下做执行。
②、我们能影响哪些人?我们能影响我自己、团队成员等。他们有什么需求,痛点?我能做什么?我的岗位价值是什么,我要做什么?
③、事的全局思维:做事流程的完整性(岗位的事情),团队中公司中事情的完整性,心里永远装着团队,公司,系统。
三、团队性:领导力
你是不是无时无刻在打造?还是你高兴就打造,不高兴就不打造,你在领导岗位就打造,不在领导岗位就不打造?你是不是在无时无刻在审视我,我是不是一个呢给被人认可和能够影响他人的人。如果你无时无刻在审视自己,你现在是不是领导不重要,你只有具备了领导力,最终才能成为领导。
当你在作任何事情的时候,是不是有团队性,有没有影响力在。我今天的谈吐,我的着装,我今天工作的表现,我跟这个人对接的时候,是不是能够影响他,他未来会支持我。
领导力,是你无时无刻在打造的。影响力本身最重要的点是,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核心结果。背后有一个前提,你是一个无论是谈吐、形象、价值观、专业性、结果都是符合定位的,再说简单一点,您是一个很nice的人,跟你在一起很舒服,没有攻击性)。
统筹思维:借助公司核心资源解决痛点需求。不是说你在那个位置就可以的,跟你平时的形象,相处方式,你的表达,你的出发点是不是利他
四、竞争:市场思维
①、一定要快要有狼性,越是看到来空间,越是要急,你看到来别人也看到,上了也可能会下的。
②、要善于焦虑:团队怎么办,发展怎么办,岗位怎么办……焦虑的背后本身:是求发展,防风险。
③、时常照镜子,需要有一个对标的东西
④、差异化竞争,做好前面3个,在能做好差异化竞争。没有做的,没有做好的,以及自己擅长的,就把他做到最好。
五、终局:结果思维
预见下一步成长的方向与预期。
比如:你想做人力资源总监,再细化点,你的团队模样是什么样的:组织架构清晰,对应的核心人才,专业手册?你自己的模样是怎么样的,你的专业性,你的核心结果?市场上有太多的可参照的,拿过来结合团队的需求去做,比如:人力资源总监,要有招聘能力,而招聘的核心是资源;需要有面试能力,面试各行各业的专业面试;要有绩效考核……
一个人没有终局思维,没有一个大的飞跃。不要被安排,要自己主导自己的发展,永远思考自己下一步。
以上是关于成长思维的解读,如果不清晰请及时与团队管理者交流。
所有的自律与要求,都是打磨与修炼更好的自己。保持对3年后事业、生活的美好向往,像管理者一样要求自己,期待见证你的成长蜕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