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多年未见过面的老同学加我微信,一阵寒喧之后,他问我家具体住在江苏哪里?我实话实说。然后老同学对我讲起,他家大儿子也住在江苏某城的事情。
那些话,一开始听起来真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为了了解更详细些,我问老同学,难道是你儿子在这边工作,把家搬到这边来了?老同学又讲,不是的,是儿子娶了个江苏媳妇。这下,我明白了。忙笑着讲,原来如此,那是极好,方便你们夫妻俩来儿子家玩时权当旅游。谁知我这位老同似有苦衷,又似有满腹的疑问。只听见他又来了一句: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江苏那边孩子要随母姓?
这一次,老同学的话明显让我感觉到参杂有种无奈。于是我转念谆谆善诱:孩子随母姓或是随父姓都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再说这古言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更何况,江苏和老家,相隔几千里路呢。
后来我了解到,老同学有两个儿子,大的儿子当初考的是二本,在南京读理工大学期间,与班级里的一个女生谈恋爱,毕业后,俩个年轻人难舍难分。就这样,男孩随女朋友去了她的家乡江苏某城。据说女孩是独生女,父亲在城里有一定的实力,为女儿和未来的女婿安排好稳当的工作后,还另外给他们买车买房。直到今天,俩人已经结婚生子。听起来,相当于儿子的婚事几乎没有让老同学夫妻俩为他操什么心,只是后来孙子出世后随了母姓,老同学才有了一种难以释怀的心结。
据老同学讲,他们的小儿子虽然没有像哥哥那样考上大学,但现在在老家也有个无忧三餐的工作,一对孙儿孙女可爱到家。听到这里,我对老同学讲,这不是最好的生活吗?这就是老天最好的安排呀。大儿子虽然不在身边,但每年都回老家去探望你们。老同学又讲,还算可以吧,现在,大儿子家第二个孙子已经两岁,姓他老赵家。也就是说,跟了父亲姓,事情还算是圆满了。前几年,有了大孙子后,一开始听说不姓他老赵家,老同学说感觉走出去都没面子。我开玩笑回应他:都是老思想害的,老家人重男轻女的现象特别严重。老同学又接过话:那是过去,现在的年轻人思想都跟得上时代,很时尚,生儿生女都一样。这样好。
那你们给你孙子准备了什么?和老同学聊到最后,我情不自禁地问。
什么什么?哪个孙子?老同学一头雾水。
江苏的这个孙子。
和大的孙子一样,一出世我们就包了两万红包,略表心意。老同学善意地笑了。
才两万元钱?你们也太享福了,知足吧。我对我的老同学摊牌:两万元钱,能做多大点事?以后这孙子吃饭穿衣上学,买车买房……你们想过吗?
这些,还真没想过。老同学惊讶。也或许,他根本想不到我会这样问。
没想过?那就得“谢谢”你们的媳妇一家。说实话,你家的儿子摊上了一户好人家,是他的福气,也是你们的福气。生活且不说让你们高枕无忧,还省心省力。
听了我的话,老同学戏说,你还真是随乡入俗啊!我说,不是,我是遵从生活的样子。
2021/10/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