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
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这是脑瘫诗人余秀华的诗作,读来觉得无限地美。
让她出名的是另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标题就已经惊艳。
1
2015年,范俭导演跟着余秀华跑了一年,专门为她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名字就叫《摇摇晃晃的人间》。
我一开始看这部片子是出于一种好奇,为什么一个生在农村,每天养兔、种田的农妇,会写出那么多那么特别的诗作。
所以我想把她当成一个励志模范去看。
出乎意料的是,这部电影完全纪实。那一年里,除了为诗集做宣传,参与活动之外,余秀华的生活主要就围绕一件事——离婚,占了电影一大半篇幅。
观影体验不算好,因为真实的生活总是不浪漫的,哪怕是诗人的生活。
余秀华的离婚,似乎没有充足的理由。
她是一个残疾人,因为出生时缺氧,有了脑瘫后遗症,走路摇摇晃晃,说话口齿不清,面部肌肉总是不自觉地扭曲着。
父亲说,那是她上辈子做了坏事,这辈子受到的惩罚。
不知这是不是一种想要人认命的说法,但母亲对她心有愧疚,在她19岁时就为她张罗了一个上门女婿。
前夫老尹不算个坏男人,他的缺点是“农村男人共有的缺点”,而他健康的身体跟余秀华一对比,所有人都会觉得余秀华占了便宜,该偷笑了。
但她说她早就想离婚了。
“我写诗他看不惯我,他坐在那里我也看不惯。”
很多观众评论,整部电影看完,也找不到她非离婚不可的原因。
奇怪的是,电影末尾,这婚终于离掉了,两个人居然都突然变得非常轻松愉快,还牵着手回家。
仔细想想,外人看他们,终究看个表面,觉得有个完整家庭才算成功。
没人看到那表面完整之下的败絮。
站在余秀华这边,她虽然身体残疾,但头脑健全,还十分渴望爱情。
现实是这位前夫一年到头在外打工,好不容易回趟家,也从来不去接她,看到她走路不稳摔跤会笑话她,说她不会 叫 床……
站在老尹这边,尽管他不爱他,可搭伙过日子讲什么爱不爱的,这老婆给他生了个儿子,有房子给他住,家里有人给做饭,他不愿意离婚。
她年年提离婚,现在有钱了,态度更加强硬起来。
他则有了一种“糟糠之夫”的心情,跟工友讨论这事,所有人都觉得他吃亏了,为这个家干了二十年,到头来被发达后的老婆抛弃了。
看到片子里有人说“女人就是个猪”,对她极尽嘲笑侮辱,前夫也在跟着笑,余秀华哭了。
没有家暴、没有赌博、没有把钱都拿去养小老婆,是没有十足的理由,所以她的离婚充满阻力。
母亲第一个出来反对,骂她“心比榆木还硬”。
可是,为什么只有那些突破道德底线的事情,才算足够的理由呢?
离了互相都好,难道还不够充分吗?
2
前几天,大V风茕子也离婚了,跟咪蒙调和了一年不同,风总是速战速决。
好像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一句“我们一致认为现状也能将就,但分开是不是对彼此更好”,搞得我作为读者也一脸懵逼。
那篇说离婚的文章最后,她其实也暗暗表达了两人之间的不可调和:
我步子跨得太大,他来不及调整。我知道他还是在乎这个家的,但是在精神和感情交流上,他已力不从心,只好以丧为主。像是一种故意对我的惩罚,我的喜怒哀乐再也得不到关照;而我在生孩子之后患上抑郁症,现想起他作为一个甩手掌柜还每天对我指手划脚,我就心灰意冷,惰于抚慰他如今的好胜与虚弱。
不光是没有共同进步的问题,而是一个进了许多步之后,回忆起在她最惨的时候,另一个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关心,于是现在也惰于提供情绪价值。
没有共苦过的人,你也不想与之同甘。
好几篇文章里,她反复说过同一件事,结婚结婚怀孕后,老公就让她把工作辞了,“我又不是养不起你。”
手心朝上的日子过了两年,发现越来越不对头了,月子里催他去交个电费,却被他不耐烦地吼了。
那件事让她记忆深刻,后来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之后,就开始没日没夜疯狂写作,直到成为家里的经济支柱。
这个时候老公又不满了,“你还是以前不赚钱的时候好,现在谁敢说你”。
她也傻眼了,“我弱的时候,被欺负, 我强的时候,他们又希望我弱。你们是不是要温柔如水,百依百顺,又有钱,又有时间,又有社会价值又有保姆价值的女性呢?”
一切看似突然,其实由来已久。
有人评论说,风总这婚离得太冲动,不负责任。
风总回答,我结婚也是冲动的啊。
她回忆当年,没有婚礼没有戒指,自己开着车去农村,请男方亲戚吃了顿饭就结婚了。
结婚也没什么十足的理由,不过是觉得跟这个人有话聊,说得到一起去。
余秀华就更简单了,刚刚成年的她,什么都不懂,完全是被父母安排结了个婚。
别人看她们,是发达了之后就抛弃老公,属于无情无义。
可在她们这儿,我是不发达的时候就被欺负了,所以努力奋斗,就是为了有这个选择的自由啊。
3
结婚可以很随意,什么样的结婚,都有人祝福。
但离婚就不一样了,在国人眼里,离婚需要资本。
那资本叫做,“又美又有钱”。
美意味着,不怕没人接盘。
有钱意味着,什么都不怕。
所以张雨绮总是冲动地结婚离婚,很多人为她拍手叫好;张伯芝神秘地生娃,大家也都觉得很酷。
理由是一样的,她们又美又有钱,想离婚就离婚,说走就走都可以,有任性的资本。
但我现在越看这种观点,就越觉得不舒服。
为什么离婚要资本呢?
没钱没貌的,难道还没资格止损了?
泰国杀妻骗保案,好多人写文章都质疑加遗憾,她明明有好几次逃离的机会,对方展现出暴力倾向的时候,为买房假离婚的时候,不工作还乱花钱的时候,为什么不早点分?
也许因为,我们大环境的潜在思维总认为:有婚姻比没婚姻好;结了婚后,维持完整是第一原则,幸福不是;离婚是污点,要身败名裂的,先想想清楚你凭什么……
于是,很多人结婚后,惰性上升,敏感性下降,不会再去审视,有些东西还真发现不了,就是发现了也觉得说不定忍一忍就过去了。
若是像法国人一样,求婚的时候就问“要不要当我的第一任太太”,不知道大家是否会更认真对待,还是会直接骂人。
母亲说,“完整最主要。”
余秀华说,“从来没有真正完整过。”
最后,余秀华同意了给钱的条件,终于拿到了离婚证。
回去的车上,她一脸轻松地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结婚二十年还能离真好。”
风总也明确说,“除了孩子,你要什么我给什么。”
也许我们默认的这种想法——结婚靠冲动,离婚靠资本——根本是错的。
正确的逻辑,应该是倒过来,结婚才需要资本,而离婚则要动作快。
4
不是说一个人能好好工作,是个正常人就有资格结婚了,那只是个做人的及格线。
能真正地爱人,关心人,有心为家人付出,才算具有了结婚的资格。
此事男女皆同。
“我不是在工作吗”——那是必须的吧。作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成年人,这话简直像在说我正在努力呼吸一样。
而离婚不必非得有十足的理由跟别人交代,外人并不知道他们到底在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像风总说的:
如果用“永不离婚”来衡量婚姻的成功怕也是不妥的,只有“高质量的感情生活且白头偕老”才值得羡慕。
招人要慢,开人要快。——晴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