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一,说好的课竟然因为人少没上成。这真是万万没想到。
但昨天是有课的。我没来得及听,刚刚回听了一下。老师讲的是平台规则和偏好。这真心是真正写文者应该了解和研究的东西。
首先是平台的受众。也就是说,写给谁看的问题。虽然每个平台都人数众多,也层次多样,要不人家也不能叫平台不是?怎样能够让平台上更多的人接受你的文章的确是要注意的。就象我们平时做工作是一个道理,你不能按自己的喜好去安排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人家不理解也不接受,相当于白搞。
其次是规则。这个不难理解,但要吃透规则也不容易。人工智能时代,道理都讲不过规则,不服肯定是不行的。老师讲到的点都非常明确实用,比如标题党哗众取宠,内容文不对题,选题不对,三观不正,涉及敏感词等等。都是让人少走弯路的干货提醒。
老师还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要与时俱进。平台的读者群也许还没那么快更新升级,但读者的品味和喜好会变;而平台本身,随着经营情况 的发展和升级,很多的规则会变。我们都知道无论是个人发展是还是经营事业,平台都是非常重要的。平台在与时俱进,作为在平台上谋生存的作者,当然也应该懂得与时俱进了。
上了这么多次的课,对于训练营的培训目的,课程安排等等都有了日渐清晰的认识。这是一个实训营,对于有志于从事新媒体创作的人来说,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我虽然没有地么迫切的意图,但也乐于学习一下当下的流行风尚,知道最新的资讯,了解这些如果只在城外,很难看得明白的东西。
通过学习,也使我更加坚信一点,无论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表现,有两条是不变的,一是以读者为本,不能高冷孤傲,自说自话,而是要能够深入没浅出,设身处地地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写文;二是内容为王,没有真材实料的观点或价值点,无论有多么诱人的外表和套路,都难以真正的赢得读者和平台的认可,更没有可能成为经典之作。
因此我也愈加觉得,在写文的路上,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方向,并持之以恒地去坚持向前走才是正解。师傅领进门,修行还得看自身。无论哪一行,都不会有人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知易行难,努力地向前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