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的我,总是把这种小花叫做小鸡儿花。


后来听有人说不是小鸡儿花,而是兔子花,我总是不能认同,觉得根本就不像兔子,凭什么叫她兔子花呢?叫小鸡儿花就有道理,首先是她的颜色黄黄的像刚孵出的小鸡,其次是她背着许多长长的棒槌样的小米布袋,能让我联想到小鸡啄米,所以,童年的我天真地这样想着始终不肯服输!


后来又和一个人打别(抬杠),那人说,把这花叫兔子花的也叫错了,不应叫兔子花,而该叫秃子花。这回我更加不能认同,坚定地对他说:“你瞎说!”


一个疑惑就这样一直拖了好几十年,直到前几天,我才心血来潮,上百度“识万物”去查,结果让我哑然失笑。原来此花不叫小鸡儿花,不叫兔子花,也不叫秃子花,而是叫做“秃疮花”!
秃疮花,别名:秃子花、勒马回、兔子花。看来这回我是真的输了!


秃疮花,是罂粟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80厘米,全体含淡黄色液汁,被短柔毛,茎多,绿色,基生叶丛生,叶片狭倒披针形,羽状深裂,小裂片先端渐尖,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叶柄条形,茎生叶少数,生于茎上部,裂片具疏齿,先端三角状渐尖;聚伞花序;花梗无毛;具苞片。花芽宽卵形,萼片卵形.花瓣倒卵形至回形,雄蕊多数, 花丝丝状,花药长圆形,黄色;子房狭圆柱形,绿色,蒴果线形,种子卵珠形,3-5月开花,6-7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西藏南部、青海东部、甘肃南部至东南部、陕西秦岭北坡、山西南部、河北西南部和河南西北部,生长在海拔400-3700米的草坡或路旁、田埂、墙头、屋顶。


秃疮花的根及全草可药用,有清热解毒、消肿镇痛、杀虫等功效,可治风火牙痛、秃疮、痈疽等。(这可能才是秃疮花的真正的来历吧!)秃疮花冬春覆盖率高,可作为果园的保墒植物。
秃疮花是一种能够治疗秃疮的植物,通常为越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这种植物可能并不是特别出名,但其的确非常有趣。


《中医辞海》记载:秃疮花“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治扁桃体炎,牙痛,咽喉痛,淋巴结核,秃疮,疮疖疥癣,痈疽。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比如,在治疗牙痛或者咽喉痛时,我们可以使用12克秃疮花,加以水煎,再放一些白糖就可以饮用了。
在治疗睾丸癣、妇女阴户肿等疾病,则要用秃疮花、蒲公英、艾叶、全葱各适量, 煎水洗。治疗老鼠疮、秃疮,用秃疮花、白杨树花等分, 煎成膏药, 敷贴疮部。
秃疮花还可以灭杀孑孓及灭蚊,一般是将其鲜草捣烂之后,投入到孑孓及蚊子喜欢聚集的污水中。

尽管我们关注的主要还是秃疮花的药用价值,但我认为秃疮花还是十分美丽的,她单薄的四瓣黄花迎风飘舞,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私以为和黄刺玫有得一拼呢!
我怅怅地想,何以人们对她这么苛刻而缺乏欣赏呢?是因为她的美丽太过廉价,还是她的名字叫得不太动听呢?


(本文图片均为四为堂主人手机拍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