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徐武春秋散文
我的回忆录(一)——开篇

我的回忆录(一)——开篇

作者: 徐武凌轩 | 来源:发表于2018-03-29 16:53 被阅读28次

1994年具体到某年某月某日,就连父母都不记得我出生的日期了,所以我现在的生日都是按照登记入户的时间,过了那么多年生日,自己真正的生日却不知道,不免有些搞笑。

好了,进入正题,与其说这是一部小说,倒不如说它是一部回忆录,记录下来我20多年的生活,我怕我忘记生我养我的环境,和我家乡的风土人情,我也不知道我能写多少,写成什么样子,我读书少,文化水平也不高,文笔着实一般,里面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文字,尽是一些大白话,我会写的通俗易懂一些,就像小学生写的作文那样。

90年代的家乡,具体到我们村,一排排整齐的瓦片房,少量的用泥土夹杂着麦秸堆成的土房,与现在排列整齐的二层楼房相比,不免显得有些破财,落后,那时候的农村物资什么的还是很匮乏的,你不会看到楼房,哪怕一座。

我出生的时候正值计划生育抓的严的时候,我这种属于超生的小孩,需要缴纳不少罚款,而家里有三四个儿女的,家里都被罚的难以为继生活,那个时候公粮还是要交的,我感觉这种制度与古代赋税并没有什么区别。

我上完初中才知道父辈乃至上上一辈的伟大和艰辛,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在他们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饥荒,洪水之后,再多的困难都已经无惧了。要么怎么说人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呢?人到哪都能适应什么的环境,而植物不行,这是人类得天独厚的条件之一。

父辈那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地道道的农民,种地早已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他们的血与汗水早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这片土地养育了他们,他们也在感恩大地的馈赠。

中原大地基本上种的基本都是麦子和玉米,作为全国的粮食大省——河南,每年出产的粮食都在全国占有很大比例。

从麦子成熟到收获,在种下玉米收获玉米,在种下麦子,一个完整的循环。

从麦子成熟开始说起吧。

麦子成熟外出务工的所有人基本上都会回到家里,那什么并没有这么方便的联合收割机,记忆中的收割机是手扶(一种农用车)装上一排排刀片,连着链条或者盼带,车一过,一排排的麦子就整齐的倒在地上。但是使用这种收割机需要不少的费用,所以大多数时候,村里人还是弯着腰拿着磨好的镰刀一点一点的割,割好之后在放整齐的一排排,方便用叉子往车上装。

在这些工作进行的同时,也要在地头上打一片麦场,打场是有讲究的,首先要规划好场的大小,把这片地域范围的麦子全都挖出来,不能用镰刀割,不然麦茬处理不了。麦子拔掉,撒上适量的水,还要爬到树上折些较粗的杨树枝,叶子越多越好的那种,再用绳子绑在手扶后面,树枝上再放一袋泥土往上一压,发动车子拉着树枝在场上来回转圈,这样磨出来的场平整,不知道你们想不想的起来操场这个名词,或许它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麦场风干,把割好的麦子从地里拉到场里,把麦子变成麦粒可要费一番功夫,一种土办法就是放在场里,用车子来回压,这种办法因为剩余麦粒太多逐渐被新型的脱粒机取代,那个时候的脱粒机贵的吓人,单个家庭很少有人能买的起,基本上都是几家合伙买一台共用。我家也不例外,三家合伙买了一台,这个时候又要用到手扶了,没有手扶可发动不了这一台大家伙,用盼带一端连上手扶,一端连上脱粒机就可以正式使用了。

拖麦子的工作一般需要三个人,一个人放未拖粒的麦子,一个人挑麦秸,一个人收拾麦粒,我还小,我就打个酱油,看着发动机不会灭火就行。

麦子拖完粒,就需要晾晒几天才能入仓,麦粒里尚有水分不能入仓,在晾晒的这几天,家人会把玉米种到地里,我小时候家里并买不起耧,就用铁锹挖个小沟,一个人往沟里丢两个玉米种,在移步挖下个小沟,挖出来的土填到上一个坑里,丢种子的人顺便一踩算是种植完成。所有玉米种好,麦子差不多晾晒干,就要考虑入粮仓了。

那时候的粮仓分为地上和地下,我觉得地上的好一些,地下的粮仓只要一下雨粮食准被泡,被泡的麦子基本上打的面就不能吃了,除了喂家禽,有时候家禽也不理会。

地上的仓库容易生虫子,这种虫子家里人俗称麦呕子,学名我还不知道叫什么。还容易被老鼠偷吃,所以家里人总是会买一些老鼠药,麦放在粮仓四周,用布包着麦呕药放在粮仓里面。这种药特别难闻,用火还能点着,一直冒火星就是没有明火,我点过一次就没有再玩了,气味确实不好闻。

我总结一句话,家里的老鼠是抓不完的。鼠害成为千百年来农民的心头病,老鼠每年祸害的粮食加起来足够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一年的口粮,尽管这有些夸张,但不是很过分。

那时候玉米长成一米多高的时候,总是下不完的雨。河里,地里存满了雨水,家里人总是愁不完,总是怕地里的玉米被淹死,没了收成,家里吃什么,我们小时候根本不在意这个,只知道河里有水我们能抓鱼,能游泳,你可以玩水,但不能被家里人发现,不然挨打都是轻的。因为水深,容易淹死人。小时候的我们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父母一顿打。

我很庆幸能平安活到了现在,贪玩的年纪总顾不了这么多,左耳进右耳出,如若以后有了子女,也要严加管教,不能任由他们这样。

还好,现在家里的河已经干涸了,下的雨水也会很快被蒸发,河里再也没有鱼让我们抓了,前几年我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气候与那时候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小时候河里从来没有断水,那时候的夏天也算不上这么热,现在的夏天你要出个门,那不得晒掉一层皮,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或许某些有关专家早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交由他们操心去吧。谁让我才疏学浅,对这些狗屁不通呢!

苞米的皮黄了,就可以掰玉米了,大人人手一个篮子,一个人两排玉米,掰了放进篮子里,再放进车里,这种方式比较不方便,费力,玉米叶擦到皮肤奇痒无比,后来家里的做法就是把玉米先砍倒,再一个个掰,掰完装车放进院子里,再剥皮,皮要留两层,方便编织成一串挂在墙上晾晒,玉米秸秆就放在地里晾干,再拉回家当柴火用。

所有玉米剥好,就要耕地了,我很小的时候家里还是牛拉着爬犁耕地,我小学的时候已经开始就行耕地机了,为了省下这个钱,家里还是用手扶耕地,这样翻的土深一些。

耙地也是用手扶,由于犁子翻的土成块状,需要耙成小土块方便播种。

等麦子播种完成,算是一年正好轮回。

中原的气候就是一年两熟,老百姓永远不会浪费土壤的肥力,物尽其用这个道理他们从小就已经懂得。

随着科学技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大批农具的更新换代,如今种地已基本实现自动化,从播种到收割,再也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外出打工的人回家的频率也变的少了,由一年三次变成一年一次。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反而随着手机的广泛应用而逐渐降低,时代在进步,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并不如以前那般真诚,可能有一点矛盾便老死不相往来。我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尽管时代在进一步,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却不断退化,这是一种悲哀,我们年青一代的并不属于父辈那代的悲哀。

本章完

相关文章

  • 我的回忆录(一)——开篇

    1994年具体到某年某月某日,就连父母都不记得我出生的日期了,所以我现在的生日都是按照登记入户的时间,过了那么多年...

  • 回忆录——开篇

    作为一个25岁的青年,现在开始写回忆录,貌似真的有点早了。你的人生才过去几年,有啥要回忆的?是的,也许不应该叫这个...

  • 30 回忆录 (一)开篇

    30/51 我的回忆(1)出生 很早就想写一写回忆,三十多年的日子,记忆会慢慢变淡。曾经写的一些日记也是不幸遗失...

  • 《穷途·墨路》读书小记

    001回忆录 这是一本别具一格的一部作家的中青年时期惨淡的回忆录,开篇作者便自我嘲讽和钱财貌合神离,在工作的许多日...

  • [书单]那些孤独的游魂,一个伟大的作家群

    捷克女作家海达.科瓦莉的回忆录《寒星下的布拉格:1941-1968》(Under a Cruel Star)开篇写...

  • 我的回忆录

    我的回忆录我的回忆录

  • 致青春之大头篇

    好吧,我半夜睡不着,还是爬起来写回忆录了。基于好基友的启发和感慨,我决定写写关于我人生里重要的伙伴与过客。今天开篇...

  • 【第30篇】存货的意义

    我花1小时11分11秒,读完了《一年顶十年》 对你来说,也许是本好书。对我,大部分就像回忆录。 开篇几个,关于时间...

  • 读《不是我,是风》

    《不是我,是风》是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夫人弗利达所写的她和劳伦斯一起生活的回忆录。开篇她即表达出有一种不得不...

  • 目录-我和我父亲的回忆录

    我和我父亲的回忆录(一)--父亲救狗 我和我父亲的回忆录(二)--岁月印迹 我和我父亲的回忆录(三)--父亲与钱 ...

网友评论

  • 陈良心:欢迎你来到简书,简书这个世界别有洞天,从精英阶层到草根平民都任由你思想的驰骋自由地纵横,放飞你的梦想,实现你创作的理想。
    简书的宗旨是,创作你的创作,只要你肯努力,但千万别着急。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若成就不了伟业,但可以写成你自己认为满意的白话文。
    陈良心:@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徐武凌轩
    我是简书《今日评论》主编。
    徐武凌轩:@陈良心 哇,你是不是简书的内部工作人员呀
    徐武凌轩:@陈良心 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本文标题:我的回忆录(一)——开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ym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