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眼睛,往往盯着我们得不到的东西。不到失去的时候,从来不知道,自己所拥有的是多么珍贵。”
这是我从一个故事里摘录下来的。
主人公张丽君,26岁的准妈妈在五个月孕期查出癌症,却勇敢面对保住孩子。虽然宝宝七个月医生不得不让他早产,而且张丽君的病已经晚期无法治疗。绝境之中,她表现出的冷静、善良和乐观,让人心碎动容。
她只有26岁,但在生命经历如此巨大考验的时候,但她首先考虑的,都是周围的人。
她想到未来老公如何生活宝宝如何长大 还录下视频留给未来长大的儿子。绝境之中,你才真的感受到一个人的灵魂底色,她的强大和人性光芒。她的爱心感动了所有人;公公婆婆说下辈子要她做女儿;老公不把她当病人而是正常的妻子。她一个眼睛已经失明;但是不影响她珍惜每天,放低所有要求去知足。
这让我想起有关爱恩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幸福或不幸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我回顾了自己,
60年代生人童年没有很好的物质基础,可那时没有贫富差距,而且非常单纯。
少年时的阅读书籍非常少,我读完当时所有能读的所有书籍。没有戏曲娱乐节目我学习了所有样板戏 ,最后一个是杜鹃山,很喜欢杜鹃的唱段。
虽然读大学时录取率很低我们却享受了所有免费教育 而且有助学金;没有今天的多媒体教育以及全方位资料查询;可是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个个都是最佳的;许多今天都是学部委员院士。毕业时国家统一分配虽然工资很低,但是就是工厂重视你而且给一整年每个部门实习的机会,现在一般单位都不乐意找Junior 要找熟手马上上岗。
后来经历了国企倒闭,可我在此前已经自我学习而且去了合资公司,后又去了外企。
在外企近20年里我成长是最多最大的。学习了国际大公司的做事方法,有了许多新的展示所学的机会。我的第一个President 告诉我们“ 任何一个大众发言机会都是危机(risk or opportunity ) ,所以要准备好”。我结识了徐多各国朋友,有客户,供应商,上司以及工作部下;他们是我人生的财富。
原本以为就彻底开始休闲人生,我办了健身卡,参加了瑜伽班;晚上有太极班,还有计划参加正安书法班;可是因为一个有自有品牌的民企工厂运营需要帮忙,我自愿进去看看,用我的经验与他们探讨如何做个精益管理工厂。虽然我每天要花3个多小时地铁公交车来回上班;“工作着是美丽的”是我喜欢的陈学昭的书以及座右铭,与一帮年轻人从工人,工程师和计划采购以及管理者一起每天讨论和解决方案让我天天充满活力。
摊开双手,看仔细已经拥有的东西,别让幸福,亲手被自己搞丢。
年轻妈妈张丽君的故事让我感动,爱自己爱家人,不断学习有机会去帮助别人;过好每一天充实自己。
2016年8/21日写于苏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