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拉马佐夫兄弟》
ISBN: 9787532763696
天涯书库在线阅读
豆瓣(9.6/10000+)链接
喜马拉雅有声书链接
面对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不敢进行太多评价,其中对于人性的刻画在我读过的作品中可谓登峰造极。这里稍微说一下阅读的过程中,最令人困扰的一个问题——人名。
俄国人的名字本来就很长,很难记,还有多种别称,加上故事里的人那么多,一开始很容易让人头昏脑胀,本人也一直很疑惑,作者为何要使用这么多个名字来描述同一个人呢?看完之后,有了一些体会,再这里与读者分享。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一下,那就是:用名字体现人物之间的关系。
我们以主角为例,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
全名+姓:阿列克塞·费奥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
这个名字由三部分组成,最前面是自己的名字,中间是其父亲的名字,最后是家族的姓氏。这个名字在小说中很少出现,只在开始的人物介绍中写出来,主要用于表达家族关系,谁是谁的父亲,谁是谁的兄弟。
全名:阿列克塞·费奥多罗维奇
由自己的名字和父亲的名字来组成,用于一般女性对主角的称呼,比如:主角的母亲,潜在的大嫂(们), 关系还比较生疏的女朋友,女朋友的母亲等等,比较特别的是拉基金(男)这个人,他有时也会用这个名字来叫主角,个人感觉带一点儿嘲讽的意味,表示拉基金的性格比较出位,不那么循规蹈矩。
自己名:阿列克塞
这个名字,一般由男性角色来使用,比如:父亲,长老,神父,大哥,二哥,作者,当然也包括拉基金,因为主角是幼子,大家都这样叫他,是男性之间比较直接的表达。
昵称:阿辽沙,阿辽什卡
这个是名字的缩写,更为亲昵,由女友,潜在大嫂,潜在丈母娘来使用,包含更多“爱”的成分,出现这个称谓,则表示关系很亲密。有些人的关系,开始生疏,后来亲昵了,称谓也跟着改变了,这里微妙的传达了关系变化的信号。
其实,我们中文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祖辈称呼孙辈:宝宝,团团,父辈称呼子辈:老大,老二,男女互称:哥哥,小丽呀,都有类似的情况,只不过中文毕竟更熟悉,所以不觉得那么晦涩。作者的刻画之所以让人感觉如此的精确入骨,本人感觉就是通过这些细部的描写,全方位的还原了人物的心境和关系的变化,才能成为一部旷世之作。
各位看了开头,还没能看完的朋友,一定要坚持看下去,绝不会令你失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