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代书论分享|日更第15天|同处求异、不似求似

古代书论分享|日更第15天|同处求异、不似求似

作者: 文鱼学书 | 来源:发表于2021-11-10 11:32 被阅读0次

很多学习书法的朋友问,到底该如何学古人?如何正确的临帖?其实昨天我们已经给出了答案。就是"书法之要,妙在能合,神在能离"。临帖时既要做到"师古"在字形上与古人相似,又要学会"创新"抛开古人的字形。而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就是临帖的实际操作——同处求异、不似求似。我们临帖时看贴中的字,有同样的字,要在这些字的共同点上找出不同的地方,去仔细揣摩。没有同样的字可以参考其他字帖相同的字进行比较。还要在不同的地方找出共同点,虚心比较。如此循环往复,临帖的最终目的才能达到。辛丑年·初冬·十月初六

故与众同者俗物,与众异者奇材,书亦如然。为将之明,不必披图讲法,精在料敌制胜;为书之妙,不必凭文按本,专在应变无方,皆能遇事从宜,决之于度内者也。

(唐)张怀瓘《评书药石论》

阅一帖中字,有相同者,即于同处求其异。若无同字,须想别帖同字相参。苟不记他帖,即以自己念中欲作之字相参,虚心比量,何处不相似,何处可到,何处不可到,如是探讨,真是真非无遁形矣。

(明)赵宧光《寒山帚谈》卷上

笔笔有天际真人想,一丝尘垢,便无下笔处。古人笔法渊源,其最不同处,最多相合。李北海云:“似我者病。”正以不同处求同,不似处求似。同与似者皆病也。

(清)恽寿平《瓯香馆集》卷十二

山舟曰:帖教人看,不教人摹。今人只是刻舟求剑,将古人书一一摹画,如小儿写仿本,就便形似,岂复有我!试看晋、唐以来多少书家,有一似者否?羲、献父子不同。临《兰亭》者千家,各各不同。颜平原诸帖,一帖一面貌,正是不知其然而然,非有一定绳尺。故李北海云:学我者死,似我者俗。正为世之向木佛求舍利者痛下一针。

(清)梁同书《频罗庵论书》

以《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为例,看看那些相同又不同的字。


相关文章

  • 古代书论分享|日更第15天|同处求异、不似求似

    很多学习书法的朋友问,到底该如何学古人?如何正确的临帖?其实昨天我们已经给出了答案。就是"书法之要,妙在能合,神在...

  • 你就明说吧

    我似不似漂亮 《风亲泪花开》求 人气

  • 古代书论分享|日更第13天|抉择取舍,趋利除弊

    今天看到一句话:不选择其实是选择了不选择。挺拗口,但其实挺有道理。比如学习行书,你选择学《集王圣教序》,还是选择学...

  • 无题

    营中难耐心中事,尔欲何求尚可知? 妄鬻明月又摘日,翻似青春不似诗。

  • 身外乾坤无俗尘

    笔笔有天际真人想,一丝尘垢,便无下笔处。古人笔法渊源,其最不同处,最多相合。李北海云:似我者病。正以不同处同,不似...

  • 同中求异

    图形一:剪刀与菜刀同属厨房器具,图形四,平时用剪刀破鱼。 图形二:剪头发用梳子,画完后才想起好像有这种剪刀 图形三...

  • 同中求异

  • 求异存同

    我们生而不同 为何以同为主要目标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找到自己 而不是靠近你 或者成为谁

  • 存同求异

    当今时代是全球化的时代,是各个国家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产品相互交融与借鉴的时代。一个国家如果不与其他国家交流,一味地...

  • 夏天的雨

    作者/老襄好【今天是坚持日更的第33天】 不似春雨般珍贵稀少, 不似秋雨般愁绪萦绕, 不似冬雨般湿润细小, 夏天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书论分享|日更第15天|同处求异、不似求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bb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