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外乾坤无俗尘

作者: 半樵 | 来源:发表于2019-01-07 07:31 被阅读52次
半樵写  两平尺

笔笔有天际真人想,一丝尘垢,便无下笔处。古人笔法渊源,其最不同处,最多相合。李北海云:似我者病。正以不同处同,不似求似。同与似者,皆病也。

                            恽格《南田画跋》

天际真人,就是觉悟的高人,作画时,每一笔都要有超凡脱俗的念想,若有一丝尘垢,下笔就显的格调不高了。

正如恽格在《南田画跋》中说“寂寞无可奈何之境,最宜入想,亟宜着笔”,作画最宜寂寞之境,寂寞故无杂念。古人笔法渊源在于不同之处求契合,古人下笔虽不同,所绘或有差异,而笔意相通。

例如王铎的书法,酣畅淋漓,得意忘形(褒义)。赏其墨迹,觉得其结字举重若轻,实则处处与晋人相合。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的,已经达到了熟中求生的境界。唐代书家李北海的观点是,书法画作皆应在不同作品中感知作者相同的笔意、画意。也就是说,假如一副花鸟,一副山水,在不署名的情况下,一看就知道是某人的手笔,是因为一股味道贯穿其中,这叫不同之同,假如一味追求与他人作品表面上的同、相似,反而是弊病,这是没消化的表现,当然,初学者应该尽量忠实原作。

“天际真人”之道不在于表面形式相同,而在于不即不离的“意”,所以作画的人,不应拘泥于形迹,曾有句话这么说;熟能生巧,巧能生妙,妙能生花,花则化矣!

半樵写

相关文章

  • 身外乾坤无俗尘

    笔笔有天际真人想,一丝尘垢,便无下笔处。古人笔法渊源,其最不同处,最多相合。李北海云:似我者病。正以不同处同,不似...

  • 心境自空明

    眼前草木有灵气,身外乾坤无俗尘。 笔下山水,可赏、可品、不可居,遗憾。

  • 俗世无尘

    无论晨曦,还是夕阳,只要阳光一洒进森林,也就洒进了她的心房,斑驳有序的树影,她满眼欣赏… 若是雨天,她便也满脸忧伤...

  • 半缘修道半缘君(一·爱不重不生娑婆(12))

    “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 ——晏几道 这一日正是腊八,依旧是个晴朗日子,长空万里无云也无风,在...

  • 《书凡/语》

    不尽江河归沧海 落笔清欢向尺素 平生惯看事身外 俗尘且随世人来

  • 【小百闲聊】见身外身的几个意思

    “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这是白居易梦见自己的转世之后写下的。古代人一般认为,人在做梦的时候魂魄...

  • 法本无前业 禅非为后身

    泉流风动即微妙,云散月来无俗尘

  • 偶也

    三三两两不知味, 师带叶归似识衣。 混沌非言染俗尘 , 乾坤变化育名贵。 ----2020.6.26

  • 俗尘

    心中静湖荡波纹,暧昧奉承几分真。 君之深仇谁当真,想要尊重学会忍。 毁亡私生难忘尘,唯有一人伤我深。 何人...

  • 俗尘

    流浪了好久,终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一个人,一把吉他,一身破裳。就这么在中国南方一些不知名的小镇穿行。像树上落下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身外乾坤无俗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uj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