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贪玩,总是忘做作业,文化程度不高的父亲总是批评我说:
“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去扫厕所!”
没想到,当年的孩子长大了成为了父母,有一天真的听说: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打扫厕所……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45004/68d8274f2afadf5d.jpg)
什么“奇葩”学校,竟让孩子扫厕所?
2016年,就有媒体报道,福州晋安区某小学,学校强制学生每天打扫厕所,打扫不干净,就不准上课!
有孩子反映:“扫一次吐一次!”
当时就引起了众多家长不满:“孩子是去上学的,不是去扫厕所的!”
所以,当听说杭州多所中小学都发起了“厕所革命”,家长也是不免担心:
“在家里,连洗内衣都舍不得让孩子干,怎么能让孩子去清扫别人的屎尿?”
“孩子们的学习时间本来就宝贵,哪有时间打扫厕所?”
但经杭州多位校长们证实:让孩子打扫厕所,是误传了!
所谓的“厕所革命”,也并非让孩子打扫厕所、劳动改造,而是让孩子自己管理厕所,承担起文明如厕的责任,提升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
杭州九莲小学蒋校长说:“厕所是最能反映一个人、一个社会文明素质的地方。”
在杭州春芽实验学校,“厕所革命”从去年开始,4-6年级,每个班都得“承包”一间厕所!
孩子们得负责厕所的卫生、装饰美化、使用维护。学校还会定期开展“五星级厕所”的评比!
在杭州西湖(紫萱)小学,孩子们也主动为“厕所升级”出谋划策!
不仅厕所标语全部“更新换代”,更符合00后审美;孩子们还会主动建议给厕所加装“黑科技”自动除臭、装饰成各种主题、冬天接通热水,督导文明使用……
之前上不了台面的公共厕所,如今竟然成了同学们争相打卡的“新景点”!同时,孩子们不文明如厕的行为,也已经大大改善!
另外,去过日本的妈妈们都知道,在日本,公厕的洁净与舒适令人叹为观止!这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厕所教育”!
日本孩子从小学到中学,每天都要轮流打扫厕所;而且越是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厕所教育”就越是严格!
教育者普遍认为,只有体会到了劳动的不易,孩子们才会主动珍惜!
这种珍惜,往小了说,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往大里说,是责任感驱动的自律。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45004/b3b1fb952afca453.jpg)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责任感?
我一个朋友是小学老师,上个月春光明媚,学校组织孩子们来了场集体春游。
结果,她辛苦一天,却换来一肚子气!
在春游前一天,她三令五申:
8:00集合,不准迟到;活动期间,所有同学不准擅自离开队伍,一切听从安排!
结果第二天,有3个同学晚到!
出发晚了,加上堵车,比预计晚了40分钟才到春游地点!
进入公园后,同学们聊天的聊天,嬉闹的嬉闹,队伍稀稀拉拉,让她不得不一直紧绷神经,生怕有人掉队!
午餐时就更气人了!孩子们从书包里变魔法似的拿出各种快餐、饮料、零食,却对准备好的垃圾袋视而不见!一起风,食品包装袋满天飞!
午餐结束后,也只有几个孩子主动收拾公共垃圾!有一堆未开封的食物,竟然无人认领……
她连连对我感慨:现在的孩子,太自私了!多做一点都不肯!
有一句著名谚语:“一盎司责任胜过一磅智慧!”
现在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爸妈护着,四位老人宠着,连自己的内衣裤都不见得洗,更别说帮家里打扫卫生、洗刷厕所、做饭洗碗了!
还有些孩子,就连学习也要父母“贴身陪护”!
若不是父母天天盯着微信群,孩子连每天放学要做哪些作业都不知道!学习成绩能好吗?
对此,教育专家张振鹏教授曾说:
“其实,中国孩子不能为自己负责,不能做自己分内的事情,这是父母造成的,怪不得孩子,因为父母没有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也没有让孩子明白,他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事情。”
“没有责任感的人,在工作和学习中只能应付别人,但同时也是在应付自己,他会注定一生无成。”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45004/1e42cfc502b6328f.jpg)
“厕所教育”,其实是父母的一本启示录
如果说,“厕所教育”的背后是孩子责任感的培养,那么以下三点,值得所有父母深思与借鉴:
第一、培养孩子责任感,父母要舍得用孩子!
曾有一份来自哈佛大学学者的研究报告表明:
爱做家务的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15:1,犯罪率为1:10;
爱做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孩子只有在劳动中付出了努力,才会懂得动手与动脑的乐趣、付出与收获的法则,珍惜和尊重的意义。
海姆·G·吉诺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曾说:“让孩子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和经验养成责任感。”
当然,现在的孩子学习任务重,竞争压力也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很宝贵!让孩子每天做家务、参加劳动,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第二、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先要让他感觉更糟。
这句话改编自《正面管教》作者尼尔森的一句名言。
同事小丁有个8岁的女儿,成绩还行,人也乖巧,可就是有一个坏毛病——爱睡懒觉!
每天,她不叫女儿起床,女儿就对闹铃充耳不闻;
五分钟提醒一次,也得叫5、6遍,女儿才肯起床!
周末若是放任不管,这位“睡美人”更是能直接睡到午饭过后,才懒懒起身!
怎么让女儿养成良好作息习惯,一直是她的心病!可促膝长谈也谈了,厉声吼骂也骂了,孩子就是没长进!
有一次,她狠心就不管了!结果孩子一周内上学迟到了5次,被老师罚写检查!
周末本打算去游乐园,结果女儿还是赖床,到游乐园时已经没有停车位了,一家人只好败兴而归!
但从那以后,奇迹出现了。只要第二天需早起,女儿就会在睡前亲自检查闹钟!
可见,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父母跟屁虫似的提醒、善后、帮忙,都是治标不治本!
有时候,只有让孩子自己体会到后果、尝到苦头,TA才能真正长记性!
第三、尝试赋予“决策权”,让孩子真正体验“自己负责”的全过程
小到每月的零花钱怎么给,给多少?旅游的线路规划,游玩攻略怎么定?
大到学校和专业怎么选择?家庭理财数额和方式的选择?
你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发表意见、做出计划!
心理学家詹姆斯·多伯森说过:“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
民主的父母有利于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而专治的父母不利于孩子责任感的培养。
无论是管理厕所,操持家务,还是学习自律,其核心都是让孩子在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上,拥有发言权,获得自我判断的能力,从而真正形成责任感!
孩子长大,不难!成人,不易!成才,更不易!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请谨记:
有时候,得体的退出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