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来临,注定了旧的一年远去,新的一年如约而至。阳光与冰雪的交替,完成了旧年的使命。
脚步匆匆,有谁会抓得住过去呢?
那些残垣断壁上的斑驳,诉说着历史的沧桑;那些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写满了未来的美好;每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可曾涌起过一丝小小的涟漪?
行走在老街的青石板路上,已不复当年的模样。两旁的房屋重塑古时的飞檐翘壁,门面亦是格子窗花。一个个店铺熙熙攘攘,没有了儿时的宁静。
街上传来一阵阵吆喝,打喇叭里一句赶一句,不会嘶哑,也不会停歇,直叫得你心意动摇,想去探个究竟。曾经的吆喝声隐隐响在耳畔:“偶(舀)——豆——花……”,拖长的声音不时还变换着调子。“丁丁糖——丁丁糖——丁糖、丁糖——丁丁糖……”那是一个节奏分明。听着让人不由得直流口水。
卖酸萝卜的老爷爷,人们都叫他“小米线”。他没有家人,据说他解放前抽大烟,解放后戒了,就挑一个担子专门卖酸萝卜和米线。他的担子功能很多,一歇下来,就可以打开成小桌子,那个时候这样的担子很独特。老爷爷的绝技在于他削的萝卜。他有一把类似镰刀的弯刀,十分锋利。他削的萝卜每一片都薄如棉纸,包上米线,配上韭菜和辣椒等配料,像一个透明的饺子。
每次看到他挑担走街上,小孩子就想吃上一个“酸萝卜米线饺”。甚至不少大人也很喜欢吃。他从不吆喝,只要看到他走街上,就有人围上去买。
过了许多年,都记不清什么时候,大街上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了。
现在满大街的小吃摊,吆喝方式也变了,都是小喇叭不停播放。回想起曾经,似乎现在的一切少了点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