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岛李沧区的北部,有山曰老虎山,老虎山北麓便是十梅庵风景区。
据民间传说,昔日天上十位梅花仙子,因思慕此地的灵山秀水,而下凡在此,十梅庵因此得名。
十梅庵风景区内,虽然种植了一万多株梅花,素有“北方梅园”之称。但在二十年间开发并不多,依然保留着老虎山原有的地貌和植被。
这是一座石头山,所以植被并不是特别茂盛,即便是在万物繁茂的夏季,也能看到山上林木之间露出的黄色石壁。
山,若遍布绿色,则显不出峻奇的线条,若只怪石林立没有树木点缀,则冷漠疏远缺乏生机。墨绿的松柏和石壁互相映衬,这恰恰是十梅庵山最有魅力的地方。
景区唯一一条路的左侧,是一片浅浅的湖泊,准确说应该是一片滩涂。湖泊的周围遍生芦苇,这湖仿佛成了鸟巢一般。
十梅庵湖中有数种鱼,皆是野生,常有人在靠近山崖的石头上垂钓。夏始春余,轻柔的风吹起湖面上层层波纹,岸边的芦苇、路旁的柳枝随风摇摆,也是梅庵一景。
沿着这条路再往上,地势陡然高了起来。一段陡峭的石径出现在眼前,石径不太宽,两旁丛生的灌木枝叶也都伸到石径上,让它看起来更加逼仄狭窄。
石径虽然不长,但坡度极大,不适合老年人攀登。而好事的年轻人,则喜欢这种有一定趣味的道路。
沿着石径拾级而上,登至顶上来不及气喘,就被眼前豁然开阔的景色吸引住了——原来,这石径的顶上竟是另一片碧翠的湖泊。
三面山环抱着这片水,山上绿树倒映在水中,将水染成了翠绿色,仿佛一双巨大的手,捧起一块碧玉,“高峡出平湖”——这一定是见到此景的人,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词。
三五之夜,圆月从东方两山之间升起,将一片银色倾泄在湖中。远处,山上汇流下的水聚成一条小溪,源源不断地注入到湖中,“哗哗”声没有止息。在风的伴和下,湖面轻轻摇动月的倒影,宛若一袭白衣的舞女婀娜的身姿。
这水声,这圆月,这微风,不可多得!
十梅庵山上的湖泊行至半山腰处,便是梅林了。十梅庵的梅花,二月末盛开,以红色居多。古时文人赏梅,以“瘦疏”为佳,十梅庵的梅树却“丰满”了些。它们有的斜欹在石上,有的立在六角亭旁,朱红的梅花,在万物尚未苏醒的二月,格外显眼。
赏梅的周期也很短,虽然天开始转暖,但梅花开放的时节,冷空气往往不期而至, 一夜的北风过后,就要“落红无数”了。
十梅庵的山并不高,腿脚快的人,用不上一小时便能登顶。站在山上,东可与崂山遥相呼应,西可将青岛的半个城区收至眼底。不远处的胶州湾,海面粼粼闪光,点点白帆。登高临远,极目远眺,心情也会舒畅开来。
2
近一两年没有到十梅庵,近日听朋友说,十梅庵要举办“恐龙展”,我不禁愕然,本以闲适幽静取胜的十梅庵,何以要开这喧嚣的展览。
周日来到十梅庵,还没进入景区,就已经觉得不是我记忆中的十梅庵了。入口外停满了各色车辆,让整个景区外像个巨大的停车场。拿着气球喊叫的孩子,穿得花花绿绿的年轻男女,在人群中慢慢前行的白发老人,将入口挤得水泄不通。
“也许只是人多了一些呢,里面的景色应该还在。”——我安慰自己。
景区的道路还是那一条,而路的两边,设置了整排的店铺,卖各色小吃的、儿童玩具的、特产杂品的,纷乱的叫卖声、嘈杂的音乐交织在一起,仿佛一个规模庞大的菜市场,好不“热闹”!
芦苇环绕的湖泊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圈建筑工地的围墙,将湖泊围在其中,里面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石径犹在,“平湖”犹在,而旁边的山上,却多了一层铁丝网,中间建一板房,上书三个大字“售票处”,这一定就是所谓的“恐龙展”了。大大小小的孩童,在家长的陪同下,不时地进进出出。铁丝网内,隐约传来阵阵的音乐声、模仿的恐龙的吼叫声。
山上溪流潺潺的水声也消失了,水流被截断,引向了旁边新建的水上游乐场。湖面也缩小了很多,岸边杂草丛生,许多游人丢弃的垃圾夹杂其中,分外刺眼。
“平湖秋月明”的景色再也看不到了,我只好抱憾而归!
这样的遗憾又岂止十梅庵,遍观国内,许多景区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进行了一系列的商业化改造。
原始而天然的景观,景色各有千秋,大小的山川错落有致,远近高低各不同。而在人们的刀砍斧凿之下,它们都成了一般模样,仿佛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景区也不再纯粹,水上乐园、游乐场,夹杂在自然风光的景区中,让一方幽静的山水充满了喧哗!
十梅庵的风光永远也不会再回来了,它只能存于人们记忆中。想要欣赏天然的风光,恐怕要到更僻静的地方,而这些地方,谁又能保证不是下一个十梅庵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