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沙湾
沙湾其实是河道中的一片滩涂,究竟什么时候形成的,村里没有人知道。据爷爷辈们说,这里的的人都是逃难来的,看到这里有水有地,而且土质非常适合种庄稼,于是便落户这里,但具体什么时间他们也不知道。兰子好像听爷爷说他们家祖籍在江苏宝应,当年也是逃避水灾后定居这的。
沙湾有两个村,分别是前滩与后滩,但后来村民认为这名字不好听,就改成现在的上元与下元。曾经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上元的匠,下元的商。上元人会手工,而且技艺精湛,颇受大家欢迎。但是下元人却善于经商,会做买卖。下元位于河道边,早先外围没有路,这里的出行、买卖都是依靠河道坐船进镇。那时下元特别的热闹,整天人来人往,好多家就是靠做小买卖发了财(梅子公公家就在这,而且也是最早做小买卖的,家境早就让周围羡慕不已了),惹得上元满是妒忌,心想不用出力就可以挣得满钵。后来岸上交通发达了,政府铺设了马路,下元也就走下坡了,上元开始好过了。从上元出发,步行二十分钟就可以到小镇了,如果是坐车的话,就几分钟。但是外人记住的却是下元的萝卜与女人,上元木匠与桃。下元由于靠水,加上土壤肥沃,这里产的萝卜个头大,水分多,而且含糖量高,很受外界喜欢。每年深秋,都是整船整船的往外运。至于女人,离大家的想象要差的远了。原以为靠水的地方女人一定很水灵,就像这里的萝卜一样,结果却是大相径庭。这里的女人除了勤劳就是精明,至于长相,也就是大众化,一般的不能再一般了。这也是难怪这里家家殷实的缘由了(梅子妈是个特例,继承下元长相与勤劳,却没有延伸精明)因而外界纷传:要想日子好,下元婆姨怀里抱。上元的木匠远近闻名,尤其是小琴爷爷弟兄几个更是没话说,打什么像什么,而且经久耐用,因而他们在周围很是受欢迎。至于桃子,那是个巧合。有一年,小琴爷爷在外面带回几棵桃树,没想到的是这树上结的桃子又大又甜,非常好吃。于是,几年一过,这里到处都是桃树,就这样,这里的桃一战成名,以致好多人把这叫成桃园。
虽然这里相比其它地方有着许多优势,但是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人们生活相比于小镇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改革开放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时,这里的优势随着岁月逐渐消退。尤其当村里人看到那些悄悄外出打工回来带着大把钞票或是什么新鲜玩意时,终于意识到差距,开始蠢蠢欲动,四处寻法子。
沙湾开始蜕变,这一切都是因为个别人的带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