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作者: 孙学忠 | 来源:发表于2023-09-01 19:56 被阅读0次

一个人从出生到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对世界对周围的一切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像雄鹰一样翱翔在蓝天,像鲸鱼一样遨游在大海,像风一样自由,毫无羁绊地呼啸于天地之间……没有作业的负担、没有成长的烦恼、没有世俗的纷扰,能够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这些美好的愿望都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弥足珍贵的了,甚至可以说,对于一切生命而言,自由的价值都是无法衡量的。一旦失去了自由,权力、财富、爱情、尊严,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自由”作为一个汉语词汇,在法律的角度可以解释为: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而在哲学上,把人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叫作自由。从字面上最通俗解释就是不受拘束;不受限制。

综上所述,自由不是无限制的;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人在社会生活中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的行为。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也调节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但是不具有强制性。在一个传统型社会中,道德规范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五四”运动以来,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崇高理想得以实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的建立,彻底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真正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人人平等,耕者有其田理想社会。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享有充分的自由,宪法规定了公民应该享有的自由包括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实际生活中,严格自律的人往往享受着自由生活的乐趣,而有些人总是片面地理解“自由”这个概念,把实现欲望驱使下的幸福当做自由。有人为此让人瞧不起,在人前抬不起头,更有人为之铤而走险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小时候的一件趣事,至今坐下来闲谈都是绕不过的话题,虽然听起来有些荒诞,细想起来还是有教育意义的。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一次社员大会上,一向铁面无私生产队郑队长讲话,他义愤填膺地对一些小偷小摸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批评。特别是对那些监守自盗的人给予警告,说是再发现类似的问题将严惩不贷……他讲话的过程中时不时把目光投向某一个角落,这个细微的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于是,坐在角落里的看瓜人老李头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

虽然偌大的饲养场值班室的屋顶只挂着一盏马灯,微弱的光线下看不清彼此的表情。但是郑队长的注目和人们的窃窃私语,终于让老李头再也沉默不下去了。只见他“蹭”一下从炕上跳下来,一个大步跨到了郑队长的面前。

“姓郑的,你讲话就讲话,为啥要针对我?我现在承认,我是深更半夜往自己家里背过瓜,你当初是怎么说的?既然你抬出了我的老底,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老李头也是个火爆脾气,几乎把嘴怼到了郑队长的脸上。

“我、我没有……”郑队长一时着急,一向口如悬河的他居然有些结巴了。

“你没有?你说说,是那个不要脸的深更半夜从侄儿媳妇的被窝里钻出来的?你这个‘扒灰’的货……”老李头骂着还觉得不过瘾,对着炕沿上坐着的郑佳说道,“你这个窝囊废,戴了绿帽子还不知道?我偷瓜那天夜里两点多他从你家出来的……”

“老李,老李……”郑队长这一下慌了,怎么也没法制止老李头这个炮筒子。

眼看着年轻气盛的郑佳两眼喷着怒火,一场血战在所难免。工作组王组长审时度势,让民兵把郑队长和李老头分别关押起来,宣布社员大会到此结束……

第二天一上班,昨晚的审讯结果就流传开了,其中有相当程度的演绎成份。公安出身的王组长怎么也想不通,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再加上郑佳家里早已闹翻了天,迫使他不得不立即召开大会处理此事。

据说,那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当夜凌晨两点多,生产队看瓜人老李头夜不能寐。有人要给儿子介绍对象,介绍人说去女方家空手有点不好意思,让老李头弄几个西瓜作为见面礼。一向老实木讷的老李头这下可犯难了,贫农出身的他从来没做过这种偷鸡摸狗的事。为了儿子的终身大事,他还是下定决心冒一次险,于是就选择了夜深人静的两点以后。

他背着一袋西瓜战战兢兢地走着,总觉得暗地里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千小心、万小心,走到郑佳门口还是遇到了意外。听到郑佳的街门“吱呀”一声响,他就觉得有问题,因为郑佳当时正在山里放骆驼。虽然他很好奇,但是鉴于自己也不干净,他只好躲到了那颗柳树背后。

眼见着那道人影越走越近,老李头憋着气不敢出声,看清楚是郑队长正直威严的面孔,他吓得险些儿跪倒在地上。这样万籁俱寂的深夜,任何细微的声响都逃不过郑队长的耳朵。他发现了树后藏身的老李头。“谁?”他没有像以往那样一声断喝,而是撮着嗓门生怕闹出动静。

“是我。”本来做贼心虚的老李头一看露了马脚,干脆站了出来。

“你这是干啥?”郑队长问道。

“那你呢?”老李头仗着胆子回问了一句。

“我刚谈完工作。”郑队长故作镇定。

“我去家里送点东西。”老李头如实道来。

“行吧,这件事就当我没有看见。要不是我今晚谈工作有点晚,真看不出你是这样的人!”

“要不是我碰巧,还不知道你这么辛苦,给侄媳妇做工作快做到天亮了。”

“你给我嘴夹紧点!”郑队长撂下这句话走了。

“你也是!”老李头背着瓜回家了。

据说当初开会的时候,郑队长批评监守自盗的事情是另有所指。之所以一直盯着老李头看,是想给他个定心丸,别让他对号入座。哪料想老李头错误理解了他的意思,阴差阳错把一件没有第三人知道的秘密给抖搂了出来……郑队长被免职了,郑佳在闹离婚,老李头儿子的亲事泡汤了。

昨天看了一个短视频,某次特快列车上,一位妇女持无座号票坐在属于他人的座位上,该座号票持有人再三理论无果只能报警处理。面对警察的耐心劝说,该女子拒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强词夺理说她买了票就有坐的权力。迫于无奈,警察采取了强制措施此事才得以解决。法律法规是为所有社会成员制定的,绝不会区别对待或者法外开恩,对于试图挑战法律尊严的行为是不会姑息迁就的。

我们上学的时候要路过一口井,那是生产队为抗旱救灾人工挖掘出来的。直径约三米左右,周围是两米多高的水泥函管,离地高度半米左右有一个洞,是用来放抽水机水管的。那口井后来废弃了,但是水很旺。我们经常把头伸进洞里,扯着嗓子大声喊着听回音,之所以会这样,还是听谁说歌唱家的嗓子就是这样练成的。

那天中午放学后,大老远就看见井边围了许多人。出于好奇,我们一溜烟凑过去看热闹。还没有走到跟前,就被大人们围成的人墙给挡住了。他们说赶快回家吧,看完《画皮》都吓得屁滚尿流,这要是看了还不得吓死了!

回家的路上才听到有人在议论,那口井里捞出了死人。是邻村的马三和另一个村里的金花。据说他们失踪三天了,不知是谁想到了那口井,果然在里面捞出了他们的尸体。

马三年龄二十八九岁,已婚。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邻村的金花,热心的马三想把金花介绍给小舅子做媳妇。小舅子性格木讷,见了姑娘就脸红,每次见面都要姐夫陪着,姐夫也想尽自己的能力促成此事。在一来二往中,金花和小舅子没有更近一步,反而与姐夫感情越来越深,甚至到了如胶似漆的地步。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这畸形的恋情遭到了各自家人的极力反对。虽然听起来是两情相悦的事,作为一桩孽缘更是被周围的人所唾弃。于是,有人毫不避讳地议论,有人故意指桑骂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绝对顶不住这样的压力,最终走上了投井殉情之路。

从那以后我们不敢再从井边走过,以致现在说起此事还心有余悸。不过还是为他们感到惋惜,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可惜付错了对象……

前几天晚上,环城路发生了一场交通事故,一位男子骑着电动车在机动车道上逆行。虽然戴着头盔,还是当场丢了性命。据说,再逆行五十米就到家了……

(不论开头如何写,写到后来总会让我写成故事,而且还偏离主题了!)

相关文章

  • 自由!自由!!自由!!!

    去年逛商场,有家商店买可以刻上字的戒指,我想了想,刻上了Freedom. 自由(freedom)有多种含义: 1....

  • 自由,自由,自由

    昨夜依旧加班跑单,至近凌晨三点钟的时候没有单了,骑着电动车满大街跑,但就是不来单,没办法只得收工回去睡觉。 回去的...

  • 普通人也能获得财务自由

    01 菜场自由,饭店自由,旅游自由,汽车自由,学校自由,工作自由,看病自由,房子自由,国籍自由,你处于哪个阶段? ...

  • 心向自由,处处皆自由

    自由如风,自由如雨,自由如尘埃,自由如诗,自由如远方,我说:“心向自由,处处皆自由。” “心向自由,处处皆自由”,...

  • 自由·自由

    春光乍暖是你, 夏日灼心是你, 秋意缠绵是你, 冬雪交融是你。 你在四季轮回里放歌, 你在西藏雪域上祈祷。 仿佛看...

  • 自由,自由

    再也不想经历同样的领悟,只有拼命、拼命、挣得我要的自由,自由。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见任何想见的人,吃任何想吃的食物,...

  • 自由——“自由”

    今天上课看到了这则材料,心中感慨万千。原来早在两千多年前 就有先哲可以预料,过度自由是罪恶的开始。

  • 自由!自由!

    这样忙碌不停歇的状态已经持续了不知几个月的时间了 每天纠缠在各种琐事之中不得脱身 我是如此之忙,没有时间梳理没有时...

  • “自由”自由

    自由是每个人渴望的!但正真的自由是什么呢?那虚假的“自由”又是什么?值得我们去思考! “自由”是什么?是不真实的,...

  • 自由?自由

    这几天想提笔写东西的感觉还是一点都没有减弱, 长期处于一种不对的状态 。 我真不知道是怎么了,但是变化一直在悄然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jt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