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
老子漫谈其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老子漫谈其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作者: 蒋大聚 | 来源:发表于2022-05-09 11:44 被阅读0次

老子在第一章论述了有和无之间的关系。有和无,引申为无极和太极,先天无极大道是先天一炁,而太极阴阳之道则有一氣化三清和三生万物。一阴一阳谓之道,易经论述的就是太极阴阳之道,或天地乾坤之道。

      老子在第二章讲了太极阴阳之理,也是易经之理。美与恶,善与不善,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皆可视为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因为万物皆有太极,也就有了阴阳二种力量。阴阳两种力量都有向极致发展的趋势,发展到极点,又会返回,实现阴阳的平衡,融合与转化。这种发展趋势,可描述为: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第25章)。

      势(逝),是万物固有的一种追求极致的生存本能,它体现了大自然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和自我演化。对于个体生命,是自我价值的体现,也是生存能力的体现。山欲高,海欲深,国欲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圣人法天像地,追求人道的极致,内圣外王。佛教有世尊,世间大觉悟者,最完美的人;道教有天尊,太上老君,天道的至高无上之主宰。既然如此,人生在世,从事任何事业,当以追求极致为目标,但是老子为何又强调无为呢?

        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息息相关,因果交织,相生相成,相杀相害的。乾卦的上六爻,是亢龙有悔。追求极致也不可竭力,而是留有一分余力。无为之益,在于道法自然,随顺自然之势,最大程度增加助力和善缘,避免伤害和恶业。

        佛教对无为和有为的论述,理论和方法不同,但是异曲同工。佛教将无和无极视为空,将有和太极视为轮回。有阴阳太极,故而有了分别心,也就有了轮回的因果。若能心清静无分别则入涅,知涅则证空。

        而老子的无为,则体现了道法自然。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得之,幸也;失之命也。追求极致是一种人生态度,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应当与自然和谐,与万物为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缘起缘灭,缘起性空,弗居,是以不去。

相关文章

  • 老子漫谈其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老子在第一章论述了有和无之间的关系。有和无,引申为无极和太极,先天无极大道是先天一炁,而太极阴阳之道则有一氣化三清...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原文见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

  • 整形现象解读:美丑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第二章。 这是《老子》第二章中最...

  • 忽说八道(十九)

    以教育的视角读《老子》3 美恶相随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

  • 莫悲今日之失,静待明日之得

    老子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吾则云:天下皆知得之为得,斯失矣。生活中,有失去才能...

  • 契诃夫《在海上》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也就有了丑;都知道什...

  • 早起第51日,规则和关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老子《道德经》 1、用户是上帝么? 昨天听了《得到》的直...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正反奇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正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都知道怎么样让自己更...

  • 【经书】道德经2(道法自然)

    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断句: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注释:...

  • 论善恶(下)

    我们先来看道家老子的善恶观点。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道德经》) 为什么美与恶相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漫谈其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lh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