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三线建设来到四川,我自小一直在厂矿生活。82年小学毕业,进入中学。那时没有象今天一样清晰的阶层差异,没有什么初中、高中的择校竞争,层层选拔,只能选择大厂的子弟学校,厂长和普通职工的孩子都是选择这里,高中毕业好的可以上清华,差的考技校。因此,除了高考,还没其他什么压力。
初中、高中都在无忧无虑中度过。当时,中国也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也好像一个刚刚开始成长的孩子,所有人心里面对一个着阳光和希望新时代。女排三连冠、奥运会、国庆35周年阅兵,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肉票,粮票逐步取消,我们家里两次搬入新房,从一家四口住15平米的单间到30平米的套间(两间卧室,有阳台)再到55平米的两室一厅。对生活发展充满了希望。
80年代的成都1985年开始高中的学习生活,也是十分简单,由于是子弟校,没有住校的概念。当时各个班到期中,期末,老师便把所有人的名次,分数,写一张大字报贴在教室的墙上,无形中也给我们这些还在争名次的人(其中包括我)带来很大的压力。我当时还算是好学生,班级的前四,年级的前八。文科不行,理科很好的那种。后面作为年级前几名,德阳前20参加了高中数学联赛,得到了一本词典和一支台灯,是我得到最贵的奖品了。
中学典型的体育课(图片来自网上)课余时间,阅报栏是我们的最爱,有人民日报,成都晚报(娱乐报纸)以及中国青年报贴在中学阅报栏。大家看着报纸,会就一些时事发表评论。刘易斯、马拉多纳都是我们崇拜的偶像。高中生自然喜欢体育活动,不过学校那时没有足球场,也就高一打打篮球,但没有一整块的时间来玩,打篮球和体育活动都是碎片化的回忆,除了每学期一次的田径运动会,200米的煤渣跑道(那时学校条件差,没有400米的跑道),还有一双钉鞋保留至今。
当时刚刚对外开放,欧美国家的发达让我们十分吃惊,世界之窗、世界知识画报等都是我们的最爱。一次到我厂的外国人,被英语老师拉上给我们讲了一节课讲座,好像是黄石公园的介绍,听着都觉得很牛。星球大战的第一集也是高中时看的。附近的省城也开设了游乐场,过山车等一应俱全。我们曾经大半个班的同学,去到成都玩过整一天,似乎这成了我们感受现代化未来世界不多的途径了。
我初中同班只有4个人考上了大学,高中要好一些,一个班大概有十几个人考上,绝大多数还是留在了那个曾经是“子弟”的厂里,还好,这个企业,几十年来,虽然有时还有一些小风雨,总的效益还是不错。能够给了几代人还不错的生活。
现在已经生活在离我成长的地方很远的地方,经常梦里面还是少年,回到冬日周一的校门口,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焦急地等着学校开门升旗,心里对未来未知的时间充满着无穷的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