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波逐浪,不可随波逐流。我想静下来走一段路想一些事,我想静下来看一本书反省下自己。越来越大,越大越小。有些时候,你只想安静的呆一会,就是那样简简单单的。
最近,发现自己睡眠有点神经衰弱,大晚上听见野狗叫唤,就会醒来很久不能入睡,恰时,我就开始了人生的思考。回顾最近发生的事情,自己做了些什么,当时换一个方法,是不是更妥当一些。事情的好与坏,很多都无从分别。
很多人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本来思想很独立,但是在自己的某些圈子里呆久了,慢慢的和它们也会行同影似。因为独立的态度和良好习惯都是要经过岁月磨练地,而不入流的东西一沾便会。如果你是一个情绪化的人,那么恭喜你,别人会时常感染你,让你的情绪时好时坏。
当然,你可以多读书。读书读多了,你会发现性情会变得很沉稳,遇到一些事情,心中不会再有波澜。放慢自己的脚步,沉淀一下,我们很多事情太着急,你是努力了很多,你是做的不错,但是总要有个时间让它发酵吧。
读书拿起来容易,放下也容易。难的是不停的阅读时常的回顾。坚持读书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现在的我们都太“忙”,忙到上个厕所手机都离不开手。其实,读书很简单。只要按照自己喜欢的类型去选择就好。不必说你每天要拿出多长时间去看书完成多少阅读,你只要隔三差五的看看就行,大千世界亿万图书总有一些是适合你的。意于专注,不要在乎一些人的道听途说,因为他们总觉得自己那低层的认知很了不起。
特别有意思的是,一些人自己没有经历过,只是拿自己的阅历来衡量你,认为他自己不行,你不如他,所以你也不行。你变好了,他们的三观又来告诉你,你只是运气好。不管你怎么做,总会掀起某些人的嫉妒与嘲讽。虽然他们的三观我很了解,但是我觉得很搞笑。
聊到三观,便说说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三观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统称。就好比同样一个问题,每个人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根本听不见去对方的话语和想法,这很正常,因为大家成长的环境不一样,经历也大不相同,思想不在同一频道上,当然会听不懂,这是三观不同。
我们遇到一些投缘的人,总是相见恨晚,随着深入的了解越发觉得对方的思维举止和自己很是相像。这是三观一致。我认为三观一样的人,会相互吸引,坐着干瞪眼也不尴尬。三观不一样的人,说再多也会形同陌路。为什么我们的朋友越来越少,因为我们的三观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不同。我有个朋友,他喜欢学习热爱生活时常运动。平时工作忙,我们基本不怎么聊天,但是偶尔聊聊天总有说不完的话,吹不完的牛逼。他会给我讲他的职业规划传奇人生滔滔不绝,我会和他分享我的阅读理解文学创作愤愤不平,没有互相恭维,没有刻意迎合,自然而然的对白,心与心的交流。
突然想起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要去批评别人,这个世界,并不是人人都经历过你那样的人生,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有所感悟,提升自己,善莫大焉。
现在的你,是不是时常焦虑,是不是有些事不再那么努力了,其实这样做的没错。世界上很多东西我们可以艰苦奋斗得来,但是有些事情,努力是没用的,随性就好,趁早去干该干的事。亦或者长大后,有些时候即使很难过,心情因为某些事情很沉重,有些事情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因为你当初认真的做出了这个选择,那就好好的坚持下去。尽人事而听天命,做好该做的,剩下的随缘吧。
最后推荐一本最近看完的随笔《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作者是季羡林老爷子,书中记录了他的往事和回忆。书是平平淡淡的,但是读起来很舒服。
人生无常,心安即是归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