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看到该书名时以为是鸡汤类的书,纵使阿德勒的这本书非常有名,被誉为心理学领域的《圣经》,但对于没有读过的人来说的确存在误解。人为什么会感到自卑?又为什么要超越自卑?提问到这里,准以为会提供一些字面上的总结,比如:人生来就要自信,自信给予勇气,人生需要自信,自信的人生是幸福的......诸如此类。但首先得明白这本书是心理学的类别,从内容依据上来看,体现在解释说明上,是一本实实在在的心理类工具书。那本书究竟说明了什么,什么又是我们可以参考,提供给我们干货的?
我认为《超越自卑》这本书内容层次非常明确从第一章阐述的“生命的意义”到结尾章节《爱情与婚姻》,可以说是层层递进。就像要先明白生孩子的意义,最后才能明白孩子以后要选择和什么样的人结婚。其实站在这个角度去思考也并不是毫无关系,和鸡生蛋蛋生鸡的原理差不多。
第一章:生活的意义。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虽然在说法上充满了谬误,但我们依然坚信着存在这一点,并且时刻都把它当做人生的真谛。我也是第一次明白原来意义站在个体心理学的角度可以系统地把生活的意义总结为三大层面:职业、社会和性。只有当三点统一以后才会收获意义,哪个关节出了问题,都会不和谐。很简单,当一个人在职业上屡屡沮丧、当自身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同、当没有朋友或是恋人倾听自己,谁都会想到这个画面,一定是非常低落狼狈的,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心灵上和行动上又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匹配,要是心灵上落得什么不愉快,也会展现在行为上,即便是伪装得再好也可以看出来。比如一个人撒了慌,他再怎么伪装,也会在不经意间露出马脚。
之后的几章可以从童年到青年再到壮年这个时间角度去理解。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说法是:一个人在四岁时其实已经在人格上发展得差不多了,因为四岁可以看出他(她)对于合作的积极性。假如他是一个不爱合作的人,那么可能在童年发展认知的时候出了问题。合作,是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文明语言。假如没有合作,在战乱时期单凭个体是无法抵御外侵的,人类也无非建造艺术建筑,可以说合作是人类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因为我们是群居动物。之后作者又提到了“梦”,我想到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记得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很多清醒状态下不能回忆起的事情都能在梦中重现,儿童经历是梦中的来源之一。的确,潜意识是骗不了人的。本书里面对每个梦的分析归纳,我觉得很厉害,举个例子:小明不喜欢吃面包,但又怕自己不吃,妈妈会打他。从这个梦中能看出妈妈的一些举动成为小明的困扰,但小明能勉强合作。其实也不难发现,童年记忆是存在的,这些记忆可能影响我们的将来,甚至影响我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和选择,只是我们有些时候不在意,就忽视了,以为凭着感觉去做自己就行了,但是很多时候的行为,确实是心灵的反馈。
读到这里好像还没看到关于自卑的东西。但其实前面都是在为自卑做了铺垫,自卑心理也就是童年时受到家庭或是学校,和少数遗传影响。很多人以为一个在优越家庭出身的孩子不会自卑,错了,自卑是潜在的,当自己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低以后,不管什么样的家庭都会产生自卑的孩子。之后又讲到了青春期该如何正确引导,我觉得这章很重要,成年初期会萌生很多新的细胞,也是树立三观的时期,这个时期一定得控制好度,因为在不经意间可能在青春期的孩子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他们会模仿成人的样子,做成人的事,这都是青春期的特征,规避和控制成为家长的任务。
最后一章,爱情与婚姻也是我印象很深刻的。仿佛自己读懂了,如果要选择好的爱情和婚姻,一定要找一个能和自己合作并且有着相同价值观和兴趣的人。这也是能发现,很多感情的不对等或是对一个人没有心灵和肉体的欲望的,都是不愿意继续合作了。特别是如今高速运行的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有无数和选择,交友软件、各式的app,貌似找到灵魂伴侣并不难。但不管怎么说始终要解决一个合作分工的问题,我认为要是伴侣始终相信下一个更好的话,在心理上也不会对目前的这个有多少期待了,他就不愿意继续共同合作罢。这个观念,我的感触很深,想想也是,假设两个人的合作受到阻碍,这些阻碍是观念上、兴趣、气质对等上的,那么就无法好好合作。只有在这些动态都平衡了,两个人互相进步,互相帮助和影响对方,这样的感情才足以走下去。
全书读完,觉得有点开明的感觉,虽然对于一些例子和总结有点记不太清,但是从总的来看,我还是明白了很多,并且可以分辨一些儿童、青年为什么存在不安分或是弊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很多存在的问题都可以从中解答。不得不说心理学让自己学会客观得分析问题,而不是盲目从众,可以分析自己的问题和他人的问题,但如果真的要进行分析,得要有人认同你,不然你说的都是不客观的,得去证明自己有能力替对方做解答。这个也是我日后考虑的问题了。不过读书,让自己更懂自己的想法是无可厚非的。
生活的意义与《超越自卑》有联系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