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个穿旗袍留长发的大叔爆红于网络,广西桂林人,50多岁。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个老男人真是心理变态。但不要急着下结论。先让我们看看他为什么喜欢穿女装。

看了这个故事,深深地为这位大叔而感动。他哪里是什么心理变态,他纯粹是大孝尊亲啊!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为了母亲,他不畏世人眼光,放弃自己的幸福未来,勇敢地穿上女装,穿上旗袍,走上街头。他没有固定收入,就是靠吹笛子卖唱为生。每天开着电动三轮带着母亲去看外面的风景,欣赏外面的世界。还不时地帮母亲按摩,动作娴熟,还周到地帮母亲喂饭,这个儿子的确是像女儿般贴心呢!看看车上躺着的老母亲,笑起来像一朵花儿,脸上洋溢的全是幸福。并且认定了自己的儿子就是女儿。看得出来,母子两个的幸福是来自心底!有了爱的世界,就无惧一切艰难险阻!
一方面,我们深深地为这个儿子点赞,为他对母亲的一片孝心而感动!但退一步想,为了哄母亲开心而穿上女装扮作女儿20年,也因此放弃了成立自己家庭的机会。如果母亲没有精神疾病或者在精神疾病发作的间隙,母亲没有看到孩子成家立业,没能看到子孙满堂。从心理上来说,这是不是母亲想看到的呢?如果母亲清醒了,她会不会有遗憾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角色固化,也叫做角色定型。“角色定型”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提出的概念,在家庭教育领域它形象地勾勒出父母对处于特定地位的子女的行为期待。从广义上说,“角色定型”不仅仅存在于代际沟通中,人际交往也容易发生这种沟通误区。
个人认为,这位大叔其实是被母亲抑或是被自己角色固化了。她不仅是穿女装,连一举手一投足的行为举止,甚至说话的语气,神情都已经女性化了。好像连抽的香烟也是女士香烟。当然这些会更像已经死去的妹妹,母亲能够得到更大的心理安慰。但是从心理的角度,个人总感觉这样对他的心理和性格发展会有一些不良的影响。不管怎么男扮女装,但是从粗大的喉结以及面貌来看,都脱离不了男性的影子。只有当生理和心理合一的时候,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才是有利的。而如果人为的去割裂这种统一性,势必会给人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

当然,无论如何,深深地为这位大叔的孝心而感动,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作为局外人,我们也深深地理解他的选择,深深地尊重他的选择。只是希望老母亲能够延年益寿,能快快乐乐地陪着儿子一直走下去!也希望大叔将来不管遇到什么,都能勇敢坦然地面对!衷心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