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看书并不难,难在看完之后去写感受,对于不习惯写书评、写总结的我来说,写起来挺难受的,昨天晚上尝试去完成这个作业,最终放弃了,今天给自己下了死命令,必须完成。
很惭愧,从前对于杨绛的认识仅仅在于她是钱钟书的妻子,知道她也是个作家,直到她去世,朋友圈的刷屏才知道钱钟书的妻子只是她的身份之一,她独立的身份一样很成功,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翻译家。之后就上网查了关于杨绛先生的资料,然后对她的作品产生了兴趣,正好参加了100天33本书的活动,任务如此之艰巨,对于我来说安排部分小说来增添兴趣肯定是必须的。
这个小说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一群真知识分子,伪知识分子聚集在了一个叫“北平文学研究社”的地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小的衙门也会发生很多精彩的故事。
小说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采葑采菲,第二部,如匪浣衣,第三部,沧浪之水兮。上网查了之后,才知道标题采用了诗经片段。至于为什么采用这几个片段,我也没有去深究了(有快点完成作业之嫌)。
第一部分,“采葑采菲”,《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葑:蔓青,叶和根、茎都可食,但味苦;菲:芜菁类植物。比喻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长。 ”第二部分,“如匪浣衣”出自《诗经/邶风/柏舟》“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第三部分,“沧浪之水清兮”出自屈原的《渔父》:“渔夫莞尔而笑,鼓世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小说名为洗澡,并不是真正的用水来洗澡,而是洗涤心灵的意思,不过故事发生在那个动荡的岁月,如何“洗澡”已经上升到了政治问题。还是来说说故事里的那些主要人物吧,小说里出场多的人物不少,就把我印象中深刻一些的人物稍微描述一下吧。
1、我最喜欢的人物:姚宓。在她出场不久就喜欢上了这个人物,当时正上大学二年级,小小年纪,父亲去世,母亲中风,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为父办丧事,为母治重病。未婚夫在这个时候提议抓紧结婚,找个穷亲戚来照顾母亲,然后夫妻俩一起出国留学。姚宓断然拒绝,退婚,退学,开始工作,毅然挑起自己家里的重担。看得出,姚父姚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很成功的,工作之后的姚宓把图书室管理的井井有条,编写各种规章制度。同时,也还懂得自保,最终用合适的方式捐出了父亲的藏书,没有落入某些贪婪且无知的人手中。同时,身处这个“北平文学研究社”,作为创始人的女儿,她是小说里难得有真才实学的人,研究成果的初稿就获得了好评,也正是因为这个好评,被人算计,被人排挤。唯一让这个人物有些扣分的地方,就是跟有妇之夫许彦成的这段情吧,两个人在决定如何处理这段情的时候被正主杜丽琳碰见,因为他们决定不因为这段感情伤害丽琳,所以坦坦荡荡的告知一切决定,其实这已经伤害了丽琳。
2、最龌蹉的人物:余楠。这是个在社会大染缸里浸淫过的老油条,对上溜须拍马,对下打官腔,出国留洋,回来后成了一个杂牌大学的教授。最受不了的是为了出国跟胡小姐各种勾搭,然后又不想离婚,又不想花钱,最终胡小姐一怒跟别的人结婚走了,老油条这才死心的带上夫人去“北平文学社”这个备选之地。对三个孩子并不是特别关心,对夫人更是各种轻贱,最终在“洗澡”的时候有了这样一句台词:把老婆当婊子。也是因为这句话,宛英有了离开这个丈夫的想法,书里没写,我想她是离开了的。余楠,终究逃不过众叛亲离的境地。
3、最善良的人物:宛英。宛英是一个传统的贤妻良母,很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们都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生活的精彩忽略母亲的需求;对于余楠的各种花边新闻都清楚的很,心酸过后对丈夫彻底失望。宛英对人很真诚,所以当她胃病犯了的时候,姚宓帮她按摩一回,她就实实在在的对姚宓好!在她发现丈夫扣下姚宓的成果之后,果断找到机会,帮助姚宓拿到手。跟她龌蹉的丈夫相比,天差地别,最终她是去找姐妹了,还是离开丈夫自力更生了呢?
4、最阳光的人物:罗厚。他是跟着舅舅一起生活,但是并没有寄人篱下的悲苦,其中有舅舅的真爱,也有他性格中的阳光。对他喜欢的人,他一片赤诚,对他厌恶的人,也绝不客气。我觉得他是喜欢姚宓的,但是他却声称要找一个厉害的老婆,这样才能打上架。希望两家老人商量的这段姻缘能真的促成。
暂时就写这么多吧,故事很精彩,小说很吸引人,不知道“洗澡之后”是不是这本书的续集呢?有机会在找来看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