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禅师,你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禅师说:“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问:“一切人都是这样,跟大师您有何不一样吗?”
禅师回答:“不同。”
问:“怎么不同?”
禅师答道:“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所以不同。”
从这段佛家故事来看,佛家也强调正心,顺天时人性,不逆天逆性而为,不与自己的本性对抗,抗则有伤。
有人考证阳明心学与印度佛教有很大关系,阳明先生揭示其学说与佛教的不同在于佛家不论好坏,不管不问,消极的想法,一味清净。而心学先内心秉持无善无恶,但是知善知恶,有为善去恶的想法和实际行动,这样才能致良知。
我以为阳明心学确实与佛家思想有很大不同,哲学上,是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对立,学说上,分别以佛教和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行动上,出世与入世,放任自流与积极作为截然对立。心学主张不光是要看透,还要去实行。面对困难和障碍有积极的想法,致良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做足存善去恶的功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