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

作者: 须弥0芥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7-05 12:39 被阅读376次

    佛陀悟本性而觉悟之后佛法走向不同:

    一,知本性一体,人性本同。从而舍己为人。如饲身喂虎,割肉喂鹰等。以大无畏向救苦救难普度众生发展。

    二,知人性本同,灭苦为乐。去除一切欲望向寂灭为乐发展以求自我解脱。苦指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盛,求不得。

    三,以偏治偏,以天堂地狱引导人性向善,这种以偏治偏,并不能使人正视本性,并不能度一人见性,成为宗教的利用手段。偏离本性。

    道家悟本性之后:

    一,出世无为,无争,成为避世学说。只在磨炼本性上用功。

    二,求仙(迷信),长生(养生法)。

    三,入世使人反朴,不符时代与人性创造性。

    四,以退为进,成一种权谋。

    五,揉入各派学说成为统御学,如管子。

    儒家悟本性相同之后:

    正心修身平天下。致知,格物。

    荀子,韩非,李宗吾见本性恶的一端,并未全悟透本性,偏一面代全面。孟子只见善一端,以偏代全。墨子只见善一端,只利天下,舍己为人,舍其本。因舍身为人难以嗣续,门徒也如此,所以灭绝。兵法,马列,法家都是格物的学说。格物,有的符合时代,形势,故不能应用万事,万世。

    其它某些哲人因没悟透,故不能穿越时代,或拘于当世形势,或拘于某一利益集团,有些思想只能导致世人迷乱与错误。有些思想本就是迷信与妄言,阻碍发展。当然其中也有格出片点的智慧。

    正心如此重要因为心正自能因时因势格物得出正确结论与行为,不会被浩繁的书籍与理论迷惑。

    格物成册的书籍中,有些悟道,有些没悟,导致思想复杂混乱,没有学通的人或断章取义,或张官李戴,有用兵法待人,有用仁义用兵,有厚黑待亲等大谬误。故格物书籍中有时移势移不通时变之大弊端。格物学中科学各门与哲学中马列辩正法,是优秀代表。同样要明白有些书会让人混乱,而非予人智慧,智慧从明心见性上来。

    在认识外物时,物质第一性,意识是反映外物的。外物世界是存在的,存在与延续不会因个人消失而不存在。在辩析与择取外物,包含知识的择取时,心性是第一性,外物是第二性,所以正心才知如何辩析择取。神秘世界神秘力量只是想象与迷信,引人入偏见。心外无物也是谬谈。心是正物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木西123::+1::+1::+1:
        须弥0芥子:@木西123 谢谢🙏🙏🙏☕☕
      • 幽燕客_:得失取舍 非心非佛 明心见性 见性成佛 即心即佛 🙏🙏🙏 早上好 请看下上面的句子是否有承接关系?
        幽燕客_:@须弥0芥子 我在悟一悟🙏
        须弥0芥子:@幽燕客_ 悟道,可以改变得失之念,指导自我更合理的取舍。🙏🙏🙏☕☕
        须弥0芥子:@幽燕客_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说人人有觉性。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是说人人可觉而悟道,但又不是道本身,心只是悟道媒介。心可悟而成觉者,但心并不等同于佛性(觉性),只是觉性(大道)的一部分。
        得失生取舍,是为了生存或生活而择取。悟者得失从觉性生出,明白人人同根并蒂,超越了得失,突破自我的局限,兼顾众生福祉。
        而未悟者的取舍由自我生出,掺杂着,贪嗔痴疑慢等妄念。🙏🙏🙏
      • 6dfbb6f263b6:作者对王阳明怎么看?
        须弥0芥子:@银槎 不敢不敢,互相交流。
        6dfbb6f263b6:@须弥0芥子 👍👍👍以后还要向你请教
        须弥0芥子:@银槎 我也是师先生的智慧,略有感悟,先生教人怎么向心寻找,我是把我寻找到的东西写了出来。
      • 最终幻象:正心,正念,正精进。
        须弥0芥子:嗯,悟后起修,由心生律。
      • 两无相:🙏🙏🙏🙏
        须弥0芥子:🙏🙏🙏🙏🙏
      • 潇湘月明:💐
        须弥0芥子:@潇湘月明 🙏🌸🌸🍵🍵
      • 李波波: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须弥0芥子:打发时光罢了,如果能惠及他人更好。🙏🙏🙏

      本文标题:正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fp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