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欢迎回来
- 简洁就是找到唯一,持续着力
- 简洁原理
- 无印良品的深层次简洁
- 苹果疯狂的简洁
- 应用简洁思维
欢迎回来
这是系统教程的第一章,简洁思维。
在序章中我们提到,相互连接的要素构成了一个系统。我们都知道二八法则,20% 的要素完成了系统 80% 的功能,
那么,简洁思维,就是要识别出那些完成系统 80% 功能的关键要素,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关键要素的优化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节课,我会用一些原理和故事,在你心里洒下一颗简洁的种子,当你构建学习、生活、工作系统时,它就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思维篇,我们不讲工具,在我看来,工具的操作和使用都很简单,只需要逐字阅读官方操作手册,你都能学会。反而背后的思维方式每个人都不一样,用工具呈现出来的效果就不同。
比如印象笔记工具,如果你没有一套自己的思维逻辑,你大概率会在里面堆积很多信息,越用越混乱,导致印象笔记会成为你的负担。
当你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维逻辑时,任何工具你都能快速上手,真正做到你在用工具,而不是工具在用你。
「发展一个系统」系列课,分为思维篇和实践篇,主要是解决我自己的问题。因为思维清晰不一定表达清晰,通过写作输出给你讲明白,得到一些反馈,我自己会理解的更透彻。
这个系列课的初版我会不定期免费更新,欢迎打赏和转发。
找到唯一,持续着力
2018 年 9 月 29 日,我给 ipad pro 做了一个清理,把打开率低的 app 都卸载了。
阅读方面,只留下了一款阅读工具 MarginNote,将里面的几百本电子全部清除,留下一本当下要看的,我不再囤积,看完一本是一本。
写作方面,只留下了 ulysses ,在我看来,这是一款顶级的沉浸式写作管理工具,我所有的文章都通过 ulysses 完成。
这两款工具构建了我的输入-输出学习系统。
为此,我特意发了一条朋友圈,纪念我从复杂到简洁的一次转变。
在此之前,我像是中了效率的魔咒,下了一堆生产力 app,花大量时间研究工具,然后给工具设置一些界限,什么工具就应该做什么事。结果,很多时间消耗在来回切换这些工具上。
我有个朋友,和我一样,也是工具控,这两年不断在迭代他的工具,写作工具一会用 ulysses,一会又用 Atom,然后又用 Typora,后来又变成印象笔记,转了一圈,现在又回到 ulysses 上。
前段时间,我们在一块聊天,聊到生产力工具,我说你研究那么多工具,有什么心得?
他说我最近看了一本书《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想明白了,工具一定要越简单越好,越有用越好,最重要的是用工具产出文章,这样别人才能更好的了解你。
我表示赞同,想到自己,也是一条弯路走下来,才发现,简洁才是生产力。它能让你删繁就简,抓住事物的本质。
你应该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想要完成一件事,设定好了目标,然后做着做着就忘记了目标,把精力放在了实现目标的手段上面。
我也如此。
我的目标是要产出更多的文章,去呈现我的思考过程,解决我的问题,这才是主要的。而不是炫耀工具用得有多溜。
如果真要显摆,就显摆你输出了多少文章,打磨出了多少作品,帮助多少人解决了问题,这才值得显摆。
想清楚后,我就把大量工具都卸载了,只留下最核心的工具。因为我知道,没有产出,一切手段都是白搭。
明白了产出的重要性,如何才能提高产出的效率呢?
这让我想起一段经历。
2017 年 7 月份,我接到一个合作伙伴电话,他说,这么多年,我总结了一套学习方法,自强学习法。他开玩笑说,只要人工智能还没有发展得很厉害,往大脑里面植入芯片,人们不需要学习就能获取知识。那么,自强学习法就是唯一的学习方法,任何人想要学有所成,都绕不过去。
我说,太夸张了,有这么厉害吗?
他说,他是自强学习法的实践者,帮助他从高中 400 多分逆袭到全省前几名,顺利进入北大,一直读到博士毕业。据他观察,他认识的很多学霸都是这样,无意中都用了自强学习法。
这个方法总结起来很简单,就是记录,让每天的进步可视化,持续烧开一壶水。
这个方法影响了我,我把它运用到写作系统训练营上,要求大家确定一个主题,写「见感思行」积累知识净资产,一点一滴,日日不断。用三年时间积累 1000 张知识卡片,建立一个知识资产库。
我相信,笨方法才是最快的捷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效率再高也没用。每天不断的阅读输出,知识越积越多,自然就能融汇贯通。
然后我发现,厉害的人思维都很简洁,他们找到唯一,持续着力。
李小龙说,我不害怕会一万种腿法的人,我就害怕将一种腿法练习了一万遍的人。简洁思维就是从一堆招式中,找出最关键的一招,如何判断关键的一招?就看这招是不是具备唯一性。
如果是唯一的方法,就按照这个方法实践,只练这一招,然后一招制敌。
华杉分享过一个主题《用孙子兵法设计人生战略》,里面有个观点: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啊,才做一件事,那就是唯一,然后集中优势兵力(人力、物力、财力、注意力)去抵达。
在至简思维影响下,华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他说,不要和别人竞争,竞争会削弱你的竞争力。你就长时间在一件事上发力,你会越变越强,等你回头一看,你已经没有对手了。
大道至简,简洁到只有唯一。
黑泽明被称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有记者问黑泽明,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导演?
黑泽明说,要成为一名好导演,首先得去写剧本,但是他们还不会写,写剧本是个苦差事。接着,黑泽明引用巴尔扎克的话,对于小说家来说,什么才是最关键的?就是能承受一句一句的写作时的枯燥,时刻记住这一点。
然后,黑泽明回到自己写作经验上,必须要一点点写下来才行,直到写出 200 页,250 页的剧本,但是年轻人没有这个耐性。如果坐下来花一天的时间,至少能写出 2-3 页,这样积少成多总会变成几百页的。
你看,两位大师给出的方法都非常简洁:耐住性子,一句一句地写。
但是,我们经常被复杂包围,还没开始做一件事,就开始怀疑自己的付出值不值得,能不能做成,万一失败了呢,岂不是浪费了时间。瞻前顾后,唯唯诺诺,最后纠结了好多天,还没有行动。
等到时间过去了,回头看,就后悔,如果当初开始的话,现在也做出点样子了。
简洁思维,就是找到做一件事情的唯一理由,做它个两三年,把这件事做出一个结果。
前两天看一篇文章,里面有个观点,如果你过了 30 岁,没有赚到 100 万,还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到处捡芝麻,你都该好好反思下自己,有没有坚持在一件事情上用力,如果没有,其它东西不要想了,先在一件事情上赚到 100 万再说,如果这件事情不能让你赚到 100 万,它就不值得做。
你看,专注背后也是一种直达目标的简洁思维。
简洁原理
这种简洁思维现象背后有一个原理:奥卡姆剃刀原理。
这个原理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做事情要像剃刀一样,把多余的切掉,直达事物的核心本质。
另一层意思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因为你要为你增加的实体支付成本,每增加一项就要支付一项成本,增加的成本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累积的,直到你无法支付。
比如现代天文学认为,宇宙产生于一百多亿年前一场大爆炸。而神学则认为,宇宙起源于神的创造。这两个假说都能解释宇宙的诞生,但是神学需要加进来一个神,那又要解释神是从哪儿来的,所以宗教的宇宙观比天文学需要更多的假设,那按照奥卡姆剃刀原理,我们就应该采纳更简洁的宇宙大爆炸学说。
简洁思维不仅用在天文学上,创业上也同样适用。
周航是易到用车的创始人,和 uber 同时起步,早于滴滴近两年时间,但是最后却失败了。周航在新书《重新理解创业》提到自己的失败教训,他说,一家公司,特别是创业公司,一个时期只能有一项关键任务,同时做 10 件任务,会消耗巨大的资源,创业公司根本消耗不起。
关键任务就是那最重要的一件事。
你看,这就是奥卡姆剃刀原理,是一种深层次的简洁美。
无印良品的深层次简洁
把这种简洁美发挥到极致的,是日本的无印良品。
无印良品有一个宣传语是没有品牌的好东西。它没有 logo,遵循的是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这样,没有品牌就不会将费用花在品牌打造上,用 ceo 今井正明的话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才会追逐品牌。然而,正式这种极简思维,反而造就了无印良品这个品牌。
无印象品带给人惊喜和思考的是他的无意识设计,英文是 without thought。字面意思是不要想太多。
无意识设计是一种深层次的简洁,不需要任何使用说明书,背后是人与环境的交互。
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将无印良品的无意识设计发扬光大。他的每件作品都让人会心一笑,让你觉得体贴入微。
第一个作品是电饭煲,我家的电饭煲是这样的,每次盛完米饭勺子上都会沾一些米粒,你说放到电饭煲里吧,盖子盖不上,米饭容易变凉。放在桌子上吧,又感觉不干净,那叫一个纠结。
深泽直人观察到了人们盛饭过程「行为中的不连续」,这个电饭煲的最大亮点是盖子上面有一个小支架,刚好放一个饭勺。这样贴心的设计,也会激发你在生活中的一些小思考,你会发现好的东西为什么好,这种美的思想会不断点缀你的生活,提高你的生活审美。
第二个作品是用拉线控制的壁挂式 CD 播放器。
你可以想象一个场景,晚上回到家,打开房门,顺手拉一下线,就像你小时候的拉线开关,一个清脆的卡口声音后,音乐开始充满整个房间,「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疲惫的身躯躺在沙发上,享受此刻的宁静,让音乐驱赶你的疲惫。
这种融入集体记忆的拉线式设计,给人带来一种怀旧感。
第三个作品是挖了槽的雨伞,这件作品是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代表作,有些地方经常下雨,出门买东西人们都会带把伞,当你买一大袋东西拎不动了,放在地方又嫌脏,这时候就可以挂在伞槽上。
这种恰到好处的简洁,背后是一种融入生活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大抵是来自于日本的禅文化,专注、空寂、留白、少即是多。它融入到日本的产品设计和生活各个领域,看似缺少,实际上给了用户更多的参与和想象空间。
这让我想起一篇电影文章,里面提到好电影的一个标准是:让人留有余味。不要表达太多,就是让你克制复杂,克制的东西才有生命力。老想填满,就没有余味了。
初恋为什么美好?
因为你得不到,就有了余味,你会一辈子念着她想着她,有这种体验,你这一辈子都是幸福的,千万不要打破它。有人问李敖会不会见小时候的初恋,他说不要见,都是老太婆了,一见,所有的美好想象都打破了。
苹果疯狂的简洁
乔布斯深受日本禅宗文化影响,他将「无或一切可能」的东方哲学融入到产品设计,当 iphone 一出场时,整个世界都惊艳了,原来手机可以在一块屏幕上滑来滑去,如丝滑般流畅。
这种改变手机的思维方式从哪里来的呢?
肯·西格尔是乔布斯御用 17 年的广告狂人,他专门写了一本书《疯狂的简洁》来阐述乔布斯的设计理念。他说,
乔布斯对简洁疯狂迷恋,他追求简洁的理念既不是一套守则,也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事物应当是什么样子,事物应当如何运作的世界观。
这和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有点像,都是回到事物的最本质来思考问题。在乔布斯的世界里,他认为简洁就是事物应当的样子。这一理念贯穿在苹果的产品和文化中,也拉升了大众的审美。
在产品命名上,乔布斯也毫无含糊,他认为产品命名是简洁的最终操练,他要求人们用一两个单词捕捉产品或企业的本质,为产品注入个性。如果足够简洁,乔布斯也愿意放弃自己的执见,站在简洁这边。
这里有个苹果产品命名的小故事。
当时,为 mac 电脑命名时,乔布斯钟爱 macman。肯·西格尔认为这类似于索尼的 walkman,为什么是 man 而不是 woman,认为涉及到性别歧视,无法在市场上推广。于是,他否认了乔布斯的命名。
乔布斯忍住暴脾气没发作,他想看看肯·西格尔有什么妙招。
「那就想想更好的名字吧」,乔布斯松了口。接着他说道,「但是,人们得知道这是一台 mac,名字包含 mac 这个词是首要原则。」
过了几周,肯·西格尔团队将 imac 的命名呈现给乔布斯时,乔布斯大发雷霆,骂这是狗屎,让他们回去继续想。
肯·西格尔陷入了纠结中,究竟应该怎么办?
从乔布斯创立苹果初期他就服务于苹果,等乔布斯被赶出苹果,创办 Next,他服务于 Next,等乔布斯重回苹果,他依然服务于苹果,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他也深受苹果这家企业对简洁的推崇。
西格尔陷入了深思中,头脑里闪过无数个名字,都被他一一否定,最后仅剩下了 minimac。但是,这比起 imac 还是不够简洁。
最后,他想到一个广告行业前辈的一句话:只要有值得与人分享的新创意,你就不要怕新瓶装旧酒。 简洁战胜了复杂,他决定还是用 imac。
接下来的提案会议上,西格尔提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名字,意料之内被乔布斯否决了,这时,西格尔抛出了 imac ,并对乔布斯说,他对 imac 仍抱有希望。
乔布斯平静地看了他一眼,说好吧,我不讨厌这个名字了,但我仍然认为,macman 是最佳选择。
之后,乔布斯做了一圈小范围测试,在电脑上印上了 imac ,结果凡响很好。这一次,「简洁」大获全胜。 i 系列已经成为了苹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本书是 2013 年出版的, 西格尔在书中对简洁是这样解释的,1 是人类创造的最简单数字,连小孩子都能掌握,你离 1 越远,事情就变得越复杂。比 1 更简洁的就只剩下 0 了。当时,西格尔就大胆预测,Home 键的设计是苹果简洁的标志性图像, 如果追求极致简洁,就要去掉 Home 键。
果不其然,2017 年 iphone x 上市,直接拿掉了 Home 键。
所以,西格尔对苹果的简洁思维更有发言权。在《疯狂的简洁》中,他总结了苹果一套的简洁原则:
- 少即是好
- 小即是好
- 帕金森定律
我们先说第一条少即是好。
苹果对产品有极大的克制,所有的产品一张桌子就可以放得下,当你去看同品类的产品时,比如戴尔,光电脑就有 20 多款,想让所有人满意,等于得罪了所有人。海量的选择会让用户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决定,让用户无所适从。
苹果选择的是简洁之路,罗胖称苹果的这种行为是「父爱法则」,我不给你选择,只提供最好的给你。这种简洁的购物体验让用户能够快速做出购买决定,让苹果的市值突破了 1 万亿美金。
复杂容易,简洁难。
有时乔布斯也会走向复杂,好在简洁文化已经长在了苹果的基因里,连合作伙伴也深谙其道。
西格尔回忆,有一次苹果要上线一个 30 秒的广告,创意团队认为,广告只描述产品的一个关键特性,效果会更好,乔布斯认为需要描述的关键特性有四五处,30 秒足够用了。
这时,创意总监从记事本上撕下五张纸,撺成 5 个小纸球,把一个扔向乔布斯,接住,这是一个好的广告。接着,他把四个纸球扔向乔布斯,这是一个糟糕的广告。
最后,乔布斯接受了广告里只描述一个关键特性。
第二条小即时好。
苹果一直维持着精英小团队规模,因为规模一代扩张,复杂就会随之而来,而精英小团队和简洁的原则紧密交织在一起。
西格尔说,这个理念是根据常识得来的,小团队比大团队更专注,更有动力,越聪明的人越能更高质量的工作。
在团队会议上,苹果也一直遵从简洁原则:
只邀请相关人士参会。
如果会议超过30分钟,请离开会议室。
拿出些成果来,别浪费开会时间。
而且贯彻的很彻底,西格尔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次会议,苹果邀请了相关人士参会,会议刚开始,乔布斯发现在座有一位女士,直接问道,你是谁?
这位女士回答,他是受邀参加会议的,因为他参与了苹果的一些营销项目。
乔布斯说,你不需要参加这次会议,谢谢。
你能想象当时那位女士的心情,乔布斯就是这样,参会者需要有参会的理由,没有所谓的面子邀请。会议要么非常需要你,要么根本不需要你。
我们可能会这样想,让这位女士继续坐在会议桌上,不是很简单吗?
当然这没有问题,但这违反了简洁的原则,因为你在规则中招特例,有一次特例,就会有下一次,最后,精英小团队的规模就瓦解了。
** 第三条是帕金森定律。**
你可以先回忆下,我们生活中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当我们制定一个计划,分配时间去完成时,有这么几种情况:不紧不慢轻轻松,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
不管你的时间安排得多么宽松和紧张,你都会把它自动填满。
这就是帕金森定律。
伯恩斯坦给帕金森定律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伟大的目标,我们必须做两件事:制订计划,然后给自己相对紧迫的时间。
deadline 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可以有效地治疗拖延症。有人会说,deadline 对我没用,还是治不了我的拖延症,该怎么办?
罗胖也给出了一个答案,能怎么办,那你就做一个 loser 好了。
回到苹果,它总有良好的时间安排意识,从第一代 iphone 发布,就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然后引来众多模仿者,当对手追赶 1.0 版本时,它已经开始了 2.0 版,而且能够年复一年的保持创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为什么会这样呢?
正如西格尔所说,简洁是很难超越的。
小结
查理芒格说,如果你只有一把锤子,那你眼里看到的都是钉子。所以,在我们的思维工具箱里,要多几把工具,「简洁」一定是最不可或缺的一把工具。
到这里,我给你梳理下。
一开始我们提到,用简洁思维识别出系统的关键要素,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关键要素的优化上,来维护系统的有效运转。
然后我们继续用小故事说明,一件事情有很多理由可做可不做,简洁就是要找到唯一的一个理由,来判断做还是不做,这个唯一也是系统的关键要素。
接着我们提到简洁的原理,也就是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个原理可以运用到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
我们把视野扩展到两个以简洁著称的品牌上,来分析简洁的应用场景。
无印良品的无意识设计,是一种深层次简洁,不需要任何说明书,将产品和环境很好的融合,这是设计领域运用简洁的典范。
苹果的疯狂的简洁,将简洁贯穿到产品、团队会议、版本迭代中,这是苹果很难被超越的终极武器。
说了一大通,简洁思维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运用简洁
王阳明说,切己体察,事上琢磨。意思是知道一个道理,要放在自己身上琢磨验证,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对写作系统特训营这个项目,应该怎么做呢?
一定是越简洁越好,核心就一件事:3 年完成 1000 张知识卡片,积累知识库。
围绕这个核心来做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现在的规则是,用户连续打卡 100 天奖励 1000 元,连续打卡 1000 天奖励 100000 元。目前 410 个用户,连续完成 50 天都不容易,我看到郭立芳打卡到 42 天时,有一天忘记打卡又从头开始打卡,菜菜打卡了 50 多天,有一次忘记了,又要从头再来。
还有一些朋友打卡了 50 多天,文章底部没有放二维码,这样又是无效的。对我们团队来讲,要核实数据,无形中又增加了成本。
有个用户向我反映,打卡花费了他 40 分钟,希望这个规则能够改进。因为这个钱是团队出,所以会有关卡,双方是一个撕扯的关系。
想要把这个项目运转下去,双方一定是共同使力朝一个目标走。在输出完简洁这篇文章过程中,我想清楚了,我们的目标是写完 1000 张知识卡片,建立自己的知识库。
如果把奖金做为一个宣传手段,用户会被引导成写作就是为了赚奖金,以奖赏为目的来输出,浪费时间不说,中间一次未打卡,就要从来,这很伤用户。
心理学家怀特提出过一个概念,自我决定论。
在发展能力中,比起只通过满足基本生理需求进行奖励,任何动物都更多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驱使。
Deci 与 Ryan 等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怀特断言的正确:奖赏会伤人,金钱等外部奖励反而会削弱人类的行为动机。
常常为外在动机做事,就会忘记自己还有内在动机,为达成一个外在动机而消耗时间,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我们团队要做的就是不断优化课程品质,给大家一个刺激的环境场,对,彼此刺激,激发大家的内在动机,而不是为了点钱消耗自己的时间。
第三期开始时,我们团队商量后,会把规则做一些调整,把一部分利润给到用户,每一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战,积累自己的知识库。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首要目的是打磨自己的文章,不断提升写作水平,你的文章就是《写作系统特训营》的招牌,别人被你的文章吸引加入,你将来获取意外的奖赏。
最终,大家不需要为这个社群做什么贡献,只需要自私的为自己做贡献,写好每一张卡片,想着这个社群如何成就你,当你足够自私,足够让自己有利可图,这个社群才会越来越好。
这样,事情就变简单了,我们团队就会砍掉一些运营成本,把主要精力放在写作课程的打磨更新,回到一个核心上面,陪伴用户一起写 1000 张知识卡片。
对简洁思维的运用,我刚刚蹒跚起步,有了这个工具,生活、学习、工作系统的构建会变得慢慢清晰。
生活对我来讲,最重要的两件事是健康和关系。自己的健康和家人的健康,关系是和亲戚朋友的关系,维护好了,人的整个状态会很多。
那么,就要围绕着健康和关系来构建自己的生活系统,再不断进行拆分。
学习方面,围绕构建人生系统所必备的知识,输出完成 1000 张知识卡片。
工作方面,以赚钱为第一目标,如果我做的每一个项目,不是为了改进生活质量,那么这个项目就不必做。
以上是我学习简洁思维的一些思考,最后,让我们用一句话收尾:一旦你做到了简洁,你将无所不能。
激活你的内在动机,来《写作系统特训营》 ,3 年写完 1000 张知识卡片,构建一个知识库。
WeChat_1544315970.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