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百年孤独
年过完了,大家又得重新上路,各奔东西,为生活打拼了。
曾几何时,我们离开了故乡,也成了漂泊的一代。
或许是因为时代变化的缘故,最近两年回家过年,愈发感觉年味淡了,但是离别的体验深了。
对于老家在农村的朋友,应该也能体会到,留在农村过年的相亲邻居越来越少了,很多同辈的发小朋友都在县城里买了房子,过年也在外面过了。
因此,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仍然回农村过年的子女,就成了春节团聚期间少有的欢声和热闹。
但是,这样难得的团聚时光也总是易逝,一晃之间,村子上只留下了父辈和更老一辈的老人。
有网友说:“春节像是做了一场热闹的梦”,深有同感,当梦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身在他乡。
最近看到网上有很多春节结束后很多外出工作的朋友和家里长辈告别的情景,有一个视频是一个90多岁的老奶奶看着自己的孙子离家告别,十分不舍但又无奈的情景,令人难过和心酸。
有的时候我想,这样的离别,是走的人更难受,还是留下的人更难受?
如若相比,势必是留下的人更难受,因为留下的人意味着等待,意味着人去楼空后迎面铺来的孤独和寂寞,意味着心里涌起又迅速褪去的波浪。
社会发展物质越来越丰富,我们为什么还要和亲人离别?
古语有云:“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是啊,如果不是因为社会的剧变,为了获取更好的物质条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谁愿意和亲人离别,远走他乡呢?
留在乡下的老家,是可以生活,但却不是很多人想要的生活,我们的父辈一代和土地的关系是那么亲密,他们无法离开土地也不愿意离开土地。
而我们这一代又是多么渴望逃离无止境的农活和农村的各种束缚。
两个不同时代的人,都在时代的潮流中身不由己,只能寄托无限的思念,感叹离别的遗憾。
放到更长的时空看,离别也不单是这个时代的专属品,苏东坡因为政治仕途,一生辗转各地,期间也颠沛流离,从老家四川眉山,到汴京、杭州、密州,黄州,再到儋州,似乎故乡早已渐行渐远。
自身的经历让他对离别深有体会,才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
今年的春天来得早,农历春节到来之前已是立春。正月里,我看到了家门前的桃花已悄然绽放,充满生机。
我驻足观赏许久,在美景之下,还是有一丝遗憾,因为我阻挡不了和亲人的离别。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不变,春天不变,唯有故乡的沧桑和一年又比一年的寂寥,让我的心变得惘然,无处安放。
那些离开的人,要安顿好自己,留下的人,也要照顾好自己。
只为再次相聚之时,我们还能如桃花对春风一样笑得那般温暖、灿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