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起身正心 以桩入道

起身正心 以桩入道

作者: 行桩 | 来源:发表于2020-02-17 20:11 被阅读0次

    武汉病毒肆虐间,禁足于家中,暗合闭关之意,修炼中生惑而问师,豁然而示之,愿与君共享!

    徒问:《道德经》在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们练功者应该如何理解,并如何运用它?

    师答:要完整理解《道德经》,得先对诸经之首的《易经》有个基础的了解,《易经》有三个特征,即“三易”:变易,简易和不易。变易,指世间万物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之中;简易,指认识事物的一种态度,我们若能以传统的阴阳理念去看到事物的对立统一就显得简单了,比如:有前就有后,有上就有下等等;不易,指事物的内在规律,虽然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规律,如四季更迭,月盈月亏,物极必反等等,而这“不易”即不变的客观规律就是“道”,符合道的言行即为“德”。所以,我们站桩练功的原点应从“不易”的规律开始,才能看到功法的本质。

    徒问:那《易经》中所云:“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对我们站桩练功人来说又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师答:形,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上有恒定不变的规律之“道”,其下有状态各异之“器”。从站桩练功而言,功法是“形”,人体的客观存在是“道”,通过功法练习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是“器”。具体来说:人体的客观结构和气血本身的运行规律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的,是“道”,属于《易经》三易之中的“不易”;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的练习阶段所处的状态,是“器”,属于《易经》三易之中的“变易”;在日常的练习之中,我们需要掌握的练习原则如:上下,左右,前后的整体撑拔,松与紧把握,内与外的平衡等等,是对功法练习认知的态度,属于《易经》三易之中的“简易”。所以我们练功,要回归功法本身,严格遵循功法不易之“道”,掌握阴阳对立统一简易之“法”,才能成就我们所期望实现之“器”,且对练功者而言,道,要入境言道;器,要入境述相。

    徒问:既然《易经》已经把“道”高度概括了,为何老子在《道德经》中开篇又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呢?

    师答:这是老子对我们后人的警示之句。打个比方:我从三清山旅游回来可以向你讲述山中我所看到的美景,即“道可道”,这里第一个“道”是名词,第二个“道”为动词,是“说”的意思。但“道”是动态且无处不在的。所以,我又很难完整讲述出三清山本身的景色,因为山中的景色因观赏的角度不同而异,因季节的不同而异,因晴雨的不同而异,所以说“非常道”。

    同样的,三清山的取名源于道家的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和太清(太上老君)在该山的玉虚,玉华,和玉京三座山峰修炼而得,属于“名可名”。但是,仅仅从三清的名字很难全面了解三清所蕴含的道家文化。因为三清之称始于六朝,当时仅仅指“三清境”,而把“三清”作为道教尊神是伴随三洞经书说而逐渐形成的,在《道教义枢》,《太上仓元上录经》,《九天生神章经》等著作中都有较为详尽的阐述,属于“非常名”。

    徒问:《道德经》开篇的警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对练功者日常的言行有何具体的指导意义?

    师答: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修炼。而所谓的修炼,先必须“炼”,产生能量的积累,才能上升到心悟的升华即为“修”,脱离了“炼”而去谈“修”是空洞的。像历史上的诸多圣贤,如孔子,孟子,一直到曾国藩等等,无一不是实修之人,所以他们的思想才能对后人有教化功能。

    曾国藩在《挺经》中说,只有“躬身入局”,方能成事。从我们练功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敬畏功法的厚重,虔诚地“躬身”回归功到法本身的原点,通过系统,规范的练习“入局”,有了练习的积累,才能对身体起到修复和补漏的作用,才能在“一步一景”的练习过程中,逐渐掌握功法的因果逻辑关系,进而慢慢培养出遵道守德,格物求真的健全人格。这是对我们练功者“行”的要求。

    对练功人“言”的要求是必须做到“入境言道”或者说“入境述相”。自己没有练上身的东西切不可凭臆想妄言,像骨缝的开合,丹田的鼓荡振动,尾闾的转动等等,都要让学生在师父的身上用手去真切触摸感知,以让每位学生有清晰的练习方向和练习信心,才能做到曾国藩所说的“挺膺负责”。因为功法是具有“可复制性”的,只要尊道而练,任何正常之人都可练上身。再者,“功成回来好看书”,有了实修体悟的积累,再阅读经典,方能回到作者著书时的“境”中,才能懂作者所阐之“道”,明作者所述之“名”。

    徒问:您刚才提到“入境言道”和“入境述相”,我曾在程啸斌教授的《传统武术技击》此书中首次看到,这对练功者又有何指导意义?

    师答:这要和我们刚才所讨论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相结合就容易理解了。入境言道和入境述相,“境”是前提。如何才能入“境”,靠得是修炼,由于不同的练习阶段所产生的体悟不同,入“境”的深浅不同,所以,对“道”的理解也会不同,阐述的“名”自然也会不一样。因此,很多时候,我们看一个人的所言,大概就能得知其是否入境,以及入境的深浅。

    “自古无师不通圣”,入境言道和入境述相是明师的言行特征之一。但教与学是需要配合与互动的,作为弟子或学生,随着练习的不断深入,所入“境”的不断递进,要和师父保持及时的沟通,客观向师父反馈自己当下所处“境”中的心得和困惑,真正的明师会从你当下的“境”出发,进一步调配功法的练习,不断提升“界”的高度,持续丰厚功法效果的积累,让教与学朝着共同的目标不断前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起身正心 以桩入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ui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