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工作的三重境界你属于哪一种?

工作的三重境界你属于哪一种?

作者: 153c760b94ff | 来源:发表于2017-06-10 11:09 被阅读0次


             昔日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在其大作《人间词话》中就治学乃至人生的"三重境界"做如下言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三句词本是晏殊、柳永、辛弃疾三位词人的名篇佳句,但静安先生把写儿女私情之辞化作读书、为学乃至人生三重境界,百余年来,深得世人称道,更与士子的读书历程心有戚戚焉……

        工作的第一重境界是谋生,这是工作的本来意义。动物的生存动力有二,一是生存,二是繁衍后代,这是生命的本能,故有"食色性也"之谓。而在此后的社会大分工中,分工愈细,文明的层次愈高,人愈需要通过自身工作换取他人的劳动成果,于是商品、货币渐次产生。在工作的第一境界中,则因精神境界之不同而又有分野,一是卑微的谋生,一如余华先生笔下的《活着》;另一则如子贡请益孔子所言,"贫而不谄",工作中收获尊严与独立。

          工作的第二重境界则一如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所言之"立言、立功",通过工作积极建功立业,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贡献力量,虽不至"不朽",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然因精神境界之不同,此境界又分两类,一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那管"生前身后名",故《史记》中方有《酷吏列传》等,而被钉上历史耻辱柱上的究竟少数,而在生活中的急功近利之人多矣;另一类则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在事业上全力以赴,或达到"言得其安、理是可传"之"立言"之境,亦或及至"拯厄除难、功济于时"之"立功"之时,虽未至"不朽",亦可不负平生。

            工作的第三重境界自是在工作中修行,在事业精进中"立德",是所谓"三不朽"之"太上"之境。一类如至圣先师孔子之高足、后世尊为复圣之颜渊,安贫乐道,一如孔子之所推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而在当时即可富可敌国的另一高足子贡,在孔子看来,仅为"瑚琏之器",也一如孔子之所教导,"富而不骄"远不如"富而好礼"。

        而在"立德"的最高境界应是"内圣外王"的境界,曾创办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并拯救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稻盛和夫先生即在开疆拓土中悟出了"敬天爱人"的"京瓷哲学",泽被后人,"三达德"可谓直追先贤。而李嘉诚先生则在百战归来之时为自己写下了如下"墓志铭","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无我"本是佛家的境界,是心无旁鹜、了无杂念的修炼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但李嘉诚先生在"建立自我"的巅峰之境追求的是"无我"的境界,正如先生所言,当悟透"儒释道"的精髓之后,会不惧怕死亡,人生苦短,只愿化做一盏灯,照亮前行的路……

          工作的三重境界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三重境界,从"望断天涯路"的执着,到"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守,直至"灯火阑珊处"之化境,每个人都须不断超越自己,方真正不负此生……

    工作的三重境界你属于哪一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工作的三重境界你属于哪一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vq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