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晒自己的成绩单:一年读了多少本书,做了多少事情,考了多少本证书等等,诸如此类的牛人大咖比比皆是,总之你看完之后就会觉得自己是如何的不堪,为什么别人那么多“牛”?而我却如此的“渣”?其实我觉得这个是社会的一种不良风气,根本就不必放在心中。人的一生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最终都会转变成你的气质,而这种转变更多的是一种内心感受力的提升,而绝非你经历的数量,这就好像有些人年龄虽然很大了,但是在处理事情上依然幼稚的缘故。要么就是经历太少,要么就是经历之后没有过太多感受和思考,所以经历本身重要,但是经历之后的这个思考的“质量”更加重要。
《论语》中孔夫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是高度的精炼概括,每天都需要思考和整理,尤其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复盘总结,当你控制自己的思维让周围的一切慢下来,你的思绪也会随之冷静下来,人只有冷静下来才会认真的思考,这就是所谓的“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原因。所以 有没有获得的本质应该是自己对事情有没有 深度的思考,其实并不是来源于你经历的多少。我还记得曾经我去旅行的事情,年轻的时候约上朋友一起出发,有时候是自驾,有时候是坐飞机火车,去到旅行的地方能留下深刻印象的真的不多,因为我们去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海边城市当然也有历史古迹,这些海岛大部分都大同小异,但是真正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旅途中的一些故事经历,还有当地人的独特文化,所以我一直都觉得旅行一定要自己计划,不要跟着 旅行团走,因为那样的旅行在你人生中留下的“印象”会浅,我们的旅行难道不应该是我们自己做主吗?哪怕是有那么些的不完美也不要紧,毕竟是我们自己计划的旅行,自己计划筹备的旅行才是有灵魂的,否则就是在敷衍生命中的时间,为了短暂的即时满足娱乐欲望而已 ,这反而对自己是有害的。
当然我并不否认数量能给我们带来质量,就好像阅读其实还是要靠 一定的量的,但是却不一定要如此的“高效”,因为速度太快只能说明你是在“浏览”而已,而非感受。有句老话说得好:“读的千遍少,悟得一句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读书最终讲求的还是要形成自己的思考结论,当然在年轻的时候多积累一定是正确道理,毛泽东在年轻的时候读书有个好习惯,就是爱思考,他甚至将一本书批注的几乎“体无完肤”,我觉得这个就是一种带着问题读书的好习惯,读书其实前一个积累阶段是吸收外界过来的知识,但后一个阶段就是将外界的知识吸收总结形成自己的智慧,最重要的其实在后半段,这个也就是我所说的“质量”部分,不形成自己的意识,那么你读书就永远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听着别人的故事观点,这个时候我倒是觉得“尽信书不如无书”了。
老子曾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如果就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说,道其实就是说的形而上的意识 ,也可以 称之为智慧,学是说 的形而下的工具层面,也称之为“”器“,我们生活的痕迹可以不断的丰富我们的认知,刺激我们的意识,这些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经历的事情就是形而下的器,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学“的层面,而经历之后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输出结论这个就是属于形而上的智慧层面,也就是上面所说的”道“,所谓”大道至简“,就是你经历的越多就会发现其实规律越被 提炼的简单,简单的规律就容易被人铭记一生而奉行,人活到后面其实人生都是不断的做”减法“的,这个才是智慧 的人生。
所以根本就不必羡慕别人读过多少 本书,走过多少路,爱过多少人,这些最终都是别人的事情,与我无关,我需要 确保的就是我每天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在我心中留下的感受和体会是什么,这些都是确保我 活在自我意识当中的证明和保障,也是自己真正”活着“的证明和保障,人生需要的其实就是边走边感受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