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被刷,无缘深大,一战告败。没有上岸,所以我觉得自己没资格谈所谓的“经验贴”。我只是想借此机会回顾一下我这一年的经历。
选择深大新传专硕,始于2020年2月,当时看到深大的题目,一张卷子就两道大题,75分一题,四选二,我是被震撼到了的。我从来没见过哪个学校敢这么出题,期间有去看过别的学校的报考信息,却一直找不到更合适的。三月初和班导说了这个学校,班导不建议我考,他说深大的题目灵活有难度,而且现在推免越来越多,对统考生非常不利。起初我还坚持,后来看到上一届共招20个,推免16个,统考剩4个,我坚持不下去了,我想换学校了。我看过南大,浙大,浙传等学校,但是不知怎的,就是下不了这个决心换学校,觉得自己还没有一试,仿佛不是很甘心。疫情在家学习效率也非常低,主修和辅修的作业就让我分身乏术。所以一开始就只是在看传播学教程。
四月中,看到深大2020届复试线为366,比起第一年的380+已经低了好多好多,顿时燃起了希望,我决定再也不换学校了。我要在这条路上一路走到黑。我认定它了。
原本我是有传播学教程这本书的,只是寒假没有带回家,连一本单词书都没有带回家……我也是服了自己的后知后觉。疫情原因一直不能返校,所以我就只能看电子版的教材跟着百词斩背单词。一开始不知道怎么整理笔记,所以看完书就把公众号里的笔记抄到笔记本上。这一抄,就抄到了五月中才看完传播学教程。那时候,我也慢慢意识到了这样的低效。后来看书,都是直接把公众号的笔记打印出来。
五月下旬返校,开始慢慢静下心来看《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广告心理》另外学校还有大广赛,主修辅修考查考试,六月下基本没什么时间备考。
3月入手英语真题,每月2-3套,6月底刷完10套,我一开始特别想知道以自己最初备考的水平做近几年真题能做到多少分,毕竟我觉得自己英语是有基础有底子的,所以我的真题是从19年倒着刷到10年……我不知道这样是不是浪费了近几年真题。但是近三年正确率确实很高,越刷到早些年真题正确率越低。不知道是瓶颈还是自己做多了没有及时总结,导致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7月回到家开始,看完《网络传播学概论》《新闻理论十讲》《新闻与写作》《新闻业的救赎》《新闻评论案例》《整合营销传播》《人类传播学》《健康传播学》(两本),《文化研究》看书只能说,不求甚解……
8月下旬开始背传播学教程基础知识。
英语真题刷完了第一遍,开启二刷。二刷我是按年份从2000年刷到2020年,阅读有些答案已经记住了。一刷是只刷客观题,二刷刷整套卷子,作文翻译一起过。英语跟了何凯文,唐迟,刘晓艳,宋逸轩。
7月初开始学政治,八月中下旬刷完第一遍,徐涛网课+肖秀荣精讲精练+一千题,然后开始接着二刷一千题。政治跟了肖秀荣,徐涛,腿姐,米鹏。
9月回到学校,报了l7的答题班开始练题,当时写题,开卷都写不好,只知道找公众号的专题复制粘贴……当时论文看不进去,不知道怎么做专题笔记,也不知道要背什么。没有自己的读书笔记,也没有专题笔记。问学姐,学姐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问题:不愿意多背多看。期末的时候,一直都是老师给重点,现在到了考研,自己要动手写动手背,竟然这么困难。
9月底10月初才开始练习新闻消息评论写作、广告策划,第一次写,真的是痛不欲生。记得国庆假期自己一个人在寝室大哭,从来就没有一天觉得自己考得上,只能默默坚持,默默给自己打气。
10月下旬看到深大推免共接收78人,统考学硕37专硕45一共才82……如今学硕+专硕只剩下4???那时候真是怀疑人生。后来十月底确定专硕统考指标18。
11月初第一次模考,终于可以闭卷掐时间写完整套卷子。一模334共117分,440共96分,合213分,小班排名16/53=0.301887,二模334共119分,440共109分,合228分,小班排名17/47=0.361702,三模334共131分,440共110分,合241,小班排名14/40=0.35
公共课政治后期刷了所有模拟卷,背了肖四肖八。选择题平均分35,英语最后五套真题自己模拟测。2015年71.5分,2017年71分,2018年73分,2019年71分,2020年78分。
最终初试成绩334共114分,440共106分,合220,居然比三次模考都差……我毁在了专业课,然公共课也未能救我,有些人专业课也不过220+,但英语80+,曲线救国。而我,政治75一般般,英语69,公共课才144……救不回来了。
总分364,最终总排名59。
招18个人,那这个排名怎么也进不了复试。于是决心放弃考公考编一心一意调剂,然本科双非,分数过国家线9分,调剂绝望。
恰逢深大扩招,复试线363,共69人进复试。我以为我可以逆袭,拼了命想要往前冲。然复试表现一般,最终总排名59……一战告败。
我觉得我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早点背名词解释,没有早点多看几篇论文。起初我以为深大不考名词解释,所以可以不用一个一个背,后来才发现简答题论述题开头都要名解……论文看不懂也没认真看,一直在背专题笔记……
最庆幸的就是那三次模考,让我有了胡编按时写完卷子的能力。
我的败因,在于知识面没有广度也没有深度,在于没有搭建学科框架,在于对热点和知识点联系不起来,没有建立新闻敏感。
看看我的分数,专业课差,公共课也不高,没有亮点,恰恰是我最大的弱点。
要不要二战,我也不知道……
毕业了,经济压力就来了,父母也不怎么支持 二战,2021年何去何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