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我为什么一战失败!
靖聆 MJC新传考研
【总体情况】
我本科是河北师范大学,专业新闻学。一战人大专硕,英语77、政治66、专业课低。
本科期间专业课成绩不错,自控力强,在不玩手机不聊天的环境下学习10个小时对我来说不是难事儿,复习时间断断续续超过1年。
我的问题是不爱思考,没有好的复习习惯,急于求成、求多,做了太多无用功。现在决定二战,反思一下一战复习期间犯的错,如果你和我有同样的情况,那就要绕弯走了。
1、别人的经验要辩证的看
大二暑假我决定考研,就开始看各种经验贴,英语政治用什么资料,哪个辅导机构好,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情,单词背多少遍······生怕自己会有哪一步走错。
现在看来经验贴里的一些点并不适合我,就算是好的经验你不那样做也可以。比如很多英语大神经验贴中说英语成绩要想高就得看新东方绿皮单词书,但我买来后背了一周就背不下去了,身边的研友也是同感。看经验贴时要想清楚这个方法适不适合自己,最好是问一下学长学姐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做计划时不高估自己
我喜欢做好计划后按部就班来复习,不想出什么乱子,但现在想想我的能力并不能像我当时设想的一样,几月份就能掌握好什么知识,这时候就有些急躁,反而更容易乱套。
考研前两个月我几乎每天都在调整计划,甚至有段时间想起什么专业课的知识点就复习什么,以至于不敢给自己安排休息的时间,身体累心也累。
3、心态要放平和,不要想太多
经历过两次高考,我想我在考研期间也会有焦虑的情况出现,在16年3月份看了如何克服焦虑的书,听一些音频调整心态。刚开始复习时觉得自己下苦功,有学长在督促提醒,心态又好,对自己充满信心,每天在图书馆待9个多小时也不觉得累。但到了后期要复习的东西多了,有些焦躁,患得患失。我总是想太多这个问题,一直被学长诟病。
我的复习时间足够长,期间浪费了不少时间,做了一些无用功,最大问题是在意自己背了多少遍书,做了多少遍题,并且每一遍都在求多求全,自我感动。
其实每一遍要有每一遍的作用,先抓核心再添枝叶,一个知识点争取一次就掌握差不多,有漏洞就在以后的复习中填补。下面分科来捋一下复习中那些低效的事情。
4、英语学习依赖视频
我的英语复习时间很长,大二暑假开始看单词视频背单词,看何凯文老师的长难句视频,听着一些很新奇的说法。看完一遍后觉得自己都掌握了,没有及时复习,过了一周就发现留在脑子里的东西不多。那就重新来第二遍,第三遍······当时觉得我的时间很富裕,看视频也不累,无所谓的。
从16年3月份开始基本每天都会做阅读练手感,做完阅读后就马上看讲解视频,做笔记。以视频中老师的说法为真理,不思考自己哪里的思路不对,接着又是一遍一遍的做题。幸好后期在朋友的提醒下意识到这些问题,有了自己思考的路径,这才把正确率提起来。
作文可能是让很多人发愁的事情,我在考前3个月开始准备。看到王江涛老师说要背真题范文,我就拿着书背诵默写,可是看到新的题还是没有思路,有的时候连个中文的提纲也写不出来。看了很多位老师讲作文的视频,大多数套路太多,对我写作文没啥帮助。在考前两周终于自己摸索着把几套作文模板写出来,这才放心,考场上也很轻松的把作文套进模板,分数还可以。
5、压缩政治复习时间
我高中政治历史成绩不错,本科期间政治课听的也挺认真,复习时就想匀出点时间给专业课吧。随意的翻了翻课本就开始刷题,错题背下来,不想想为什么会错,知识点很零碎的躺在脑中。考场上的选择题并不是1000题那种直来直去的题,做的不顺手,二战复习要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想清楚后再做题,而不是刷题。
考上的学姐说她考前一周背的大题,我觉得那我就考前三周开始背吧,结果抓瞎了。考前时间紧,各科都要做知识点查缺补漏,50分的政治大题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背诵记忆的效率不高,很着急,打乱了专业课复习计划。
6、史论复习时思考不够
我觉得本科期间专业课分数都不错,用的又是人大的教材,觉得再背背、默写几遍就行了。史论从16年3月份开始复习,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是学长给讲的,把乱糟糟的知识点串起来,方便我理解,每次都有“原来是这样”的感觉。讲完课应该把这些知识点再理解透彻,但我在看课本时没再认真思考,把时间花在从公众号上扒内容,想着掌握的多一些答题的时候可以多写点凑字数。
一二轮复习时,每次学长问我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我都不知道要问些什么。到了三轮该融会贯通的时候,我的问题倒是多了,一个个的问,一些前期就该掌握好的点我还在问。
7、实务追热点追地累
我关注了很多新传考研公众号,每次有热点出来我就跟着公众号走。我在没有把某些基本概念弄清之前,就往本子上记公号推文。
其实考察热点还是考对理论的理解,并不是对热点的熟悉度,就算没积累过这个热点事件也能一层层分析出来,我就在求多求全中浪费时间,把自己搞乱。
最后说一点让我受益的好习惯吧。
坚持锻炼身体,我16年3月份开始每天晚上去跑步,跟着FitTime做一些舒展运动,可以保证长时间坐着看书颈椎、背不疼。暑假得过一次肺炎,怕冬天感冒后再发作浪费学习的时间,就挺注意身体状况,一感冒就去跑步,出一身汗接着去学习。
考研没那么难,养成好的习惯坚持下来就好了。
--完--
鹿仔有话说:
今年一对一带的几个学生中,我对靖聆尤为看好。我觉得她勤奋、努力,她是那种能一天到晚在图书馆,很刻苦的不多见的学生。正因此,对她期望也自然高,觉得她考上人大也是概率很大的一件事。成绩出来后,没有第一时间联系我,我也约莫猜到,是有一点失望,也有一点无奈。我还记得,考前两周,她问我,要不要看刘海龙的《大众传播的流派与范式》。我说不需要。但是她说,她有同学,也有群里的同学说,今年陈力丹退休了、喻国明走了,刘海龙的这本很重要,是必考。我当时跟她说,复习好《传播学教程》就可以了,举一反三,刘的那本仅仅是补充,并不是必考。然而,她的不放心让她最后的两周完全围绕着这本书来转,先前要求她做的巩固提高的作业也被搁置,情绪也变得急躁。这最终影响了她的最后发挥。俱往矣,学习必须有自己的路去走,要坚信自己的选择,走到黑,临阵的变动只会错上加错,希望这个教训对她,还是对其他未考同学来讲是个很好的警示吧。
新传考研∣新传考研可以更简单
长按识别二维码,跟学长聊考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