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是什么?就是糊涂、冒失,搞错了。这段时间有不少乌龙事件出现,昨儿自己又遇到了一起。
几天前,单位办公室就通知我昨天下午有个视频会议,让我带人去参加。特意问了时间,下午四点,猜测可能会议室比较紧张,前边还有会要开,这种情况经常有。于是,昨天下午三点五十,我们俩准时出现在会议室门口,签到桌上有张座次表,清楚地标着我们的座次。但奇怪的是会议室外一个人也没有,会议室门半开,仔细听有声音传出。于是,我悄悄探头往里瞧,嗬,一屋子人,领导正讲着话。不对啊,是前边的会还没结束么?但是外办总得有工作人员在呀,其它单位的参会人员总要过来的呀。这静悄悄的难道是……
赶紧让一块来开会的姊妹问问在旁边房间搞视频技术保障的人员,现在正开的是什么会,结果与自己想的一样,正是我们要参加的那个,两点就开始了……我晕。这是干的啥事呢?!会已经开了俩小时了,应该很快结束了,自然不能再进去,否则真得全场瞩目了。
回到单位,问办公室人员到底会议是几点?接电话报名单的说特意问的,就是下午4点。但人家要是提前开,总不会不通知吧?让她们打开内网看看纸质版,结果白纸黑字下午14点,一字之差,听漏了一耳朵,俩小时没了。14点就14点,还在前边加上下午二字,画蛇添足,很不规范。二十四小时制,一般不说上午下午,直接就是时间,某月某日某时;用十二小时制的表述,才会在时间前注明,比如某月某日上午八点、下午三点,避免引起歧义。
也是无语了。糊涂的不只是自己单位的工作人员,一般而言,承办会议的单位现场工作人员在会议临近开始前几分钟,对还未入座的参会人员会打电话提醒,但是我俩都没接到什么电话。在一点四十几分的时候,我还碰到隔壁单位的熟人,问了一句,人家说开会去,座次表上我们是挨着的。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责任心的问题。我们单位的人员,如果除了接电话通知,再从网上看看书面正式通知,就不至于搞错时间;办会的但凡负责一点打个电话,我们两分钟就能赶到。偏偏糊涂对糊涂,粗心对粗心。
虽然不满意,但还不能多说什么,人家都没什么愧疚感,自己心里再不舒服也得闭嘴。
又想起前段时间上级来检查,汇报会上那个乌龙更大,以至于大家当场都有点懵圈,还必须要找出合适的理由去遮掩、去解释。自己也有错,没有亲自送材料、做说明,或者做好分类标注,没有多提醒一句。只是就觉得有点匪夷所思,太低级的错误,但凡能多用一点点心思就不会发生。
事情算是过去了,好在没有造成多大损失,但是又有谁能保证能一直这么幸运呢?这些事情给自己敲响了警钟,一定不可以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偶然事件背后不知道有多少必然的小错误存在呢!别人管不了,但自己要吸取教训,凡事要细心精心,尤其在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上,注意细节,多问几遍,多检查几遍,小心再小心。
掉以轻心就会有疏漏,麻痹大意就会出问题,时时提醒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