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相亲节目《缘来非诚勿扰》,有一个环节大概是24位女嘉宾的噩梦,那就是展示素颜照。
和舞台上光彩照人的形象相比,素颜照经常让你觉得不是同一个人。
网上也经常有曝光女明星素颜照的对比,女神瞬间变狰狞,这是吃瓜群众的一乐。
“素”真的那么可怕吗?我觉得世间之花开花落,繁悴荣枯,生灭变化,刹那不住,最足以示佛法苦空无常之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彼佛国土,香风自起,吹动宝树,树相触,出微妙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复吹树花,落于地上,经须臾间,复有风生,吹树落花,布地面上。”
佛国净土中亦有落花,然此是以花演说佛法,非“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之悲叹,乃“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之妙境,佛鉴慧勤禅师有诗曰:
独步曾无语,逢人口便开。
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薄雾筛红日,轻烟衬绿苔。
若将诗句会,埋没法王才。
以静观花开花谢,任运随缘,为禅门悟道之机,确非仅逞诗才也。概因古来文人咏落花之作多矣,未必皆蕴佛理,然吾人视之为“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者,亦未尝不可也。
盖诗者,正文人心灵幻化之净土也。唐代王枢《和严恽落花诗》:
花落花开人世梦,衰荣闲事且持杯。
春风底事轻摇落,何似从来不要开!
元人方回《复次韵吴遁翁》诗有“一身北去南来雁,万事朝开暮落花”之句。而明朝诗人吴梦旸晚居金陵,将此荡拓为《重过友人花下歌》,诗曰:
忆昔曾醉故人家,满檐春雪吹梨花。
花开花落今几度,为问客颜得如故。
故人老去犹故心,折花忆我相思深。
重来看花花益好,可惜看花人尽老。
此时花里春风颠,此时沽酒莫论钱。
当杯但畏花欲落,且向花前同醉眠。
若过君家能醉杀,便须埋我在花前。
而此诗诗意又与《红楼梦》中黛玉作《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略同。抑曹氏曾获读吴氏诗稿,而有所借鉴耶?
《红楼梦》之续书《红楼春梦》第七回亦记黛玉作《落花行》,有“东西飘恨随流水,当时同在春风里”等句。落花岁岁有,感落花之诗遂成老生常谈矣。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亦云:“李后主落花诗云:‘莺狂应有限,蝶舞已无多。’未几亡国。
宋子京也有落花诗,云:‘香随蜂蜜尽,红入燕泥干。’亦不久下世。诗谶盖有之矣。”
因何吾国才子佳人小说中,女主角赋诗咏落花几成俗套?盖女子自比花容月貌,无非落花更为敏感耳。
钱泳《履园丛话》卷八《谈诗》:“邹君春帆与余同庚同月先后一日而生,自幼相爱,工于帖括,屡困小试。偶过其书斋,有《咏落花诗》,尚未脱藁,起句云:‘花落客心惊,小园鸟乱鸣。春光原是梦,流水本同行。’读未毕,愀然曰:‘子正在盛年,何作此种语耶?’春帆笑而不答。即于是年十月死,不意竟成诗谶。”
诗谶耶?无常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