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吸引我的地方,是作者的生平故事,和在瓦尔登湖‘隐居生活’这件事本身。
亨利·戴维·梭罗出的生并不贫穷,父亲做的是铅笔生意,以今天来衡量,至少中等以上家庭。哈佛大学毕业高材生,以今天的话讲,学霸。跟父亲做过生意,起码是懂生意人;后来经营了一家学校,成为一名教师。
再后来,就有了<瓦尔登湖>的故事,也是这本书叙述的本身:
他在瓦尔登湖旁边盖了一座小木屋,并垒了烟囱,这就有工程师的底子,至少动手能力也强,也是伐木工和木匠。他自己耕作,种花生种玉米,过上自耕自足的生活,成为一个农民;在森林里打猎,在湖里钓鱼,是一名猎手;他观察森林植被,串行的昆虫动物,还是个动植物观察者;他用一套方法测量瓦尔登湖的一切,是专业的测量师;他聆听声籁,沐浴阳光,充分融入大自然,与自己心灵独处,是...哲学家;偶尔蹦出两句东方孔子荀子的儒家名言,还是翻译家、中文爱好者;就这样,他独自在瓦尔登湖度过了春夏秋冬4个季节,1845.7月-1847.9月共2年时间,并写下<瓦尔登湖>这部心路历程,最后还是作者、文学家。
在瓦尔登湖,梭罗给自己留下大量观察与思考的时间: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段关于瓦尔登湖湖面颜色变化的描写:
‘在晴朗的夏天,从稍远处看去,尤其是威风荡起波浪时,水面看起来有点发蓝;’‘在暴风雨天气,水面有时候是一种石板那样的深蓝灰色’,‘在大学覆盖着地面的时候,水和冰都像青草一样翠绿’,‘从山顶上望去,它反射着天空的颜色,但从近处看去,它靠近岸边是一种发黄的色调,这种淡绿色在湖中逐渐加深,成为均匀的深绿色‘,‘它栖息在俗世和天堂之间,共享着俗世和天堂的颜色’。
梭罗反对奴隶制,崇尚大自然,崇尚自由,崇尚简朴的生活。他觉得时代的进步对人类生存的基本法则的改变影响甚微;剔除生活的奢侈品(物质追求),仅留下的必需品,这是体验人类生存法则与思考人生意义的必要途径。
‘热爱智慧,从而按照智慧的指导,过一种简单、独立、宽宏和信任的生活’,‘如果文明人的追求并不比野蛮人的追求更有价值,如果他大半生的生命只用来获取生活必需品和舒适品,那么,他为什要比野蛮人享有更好的住所呢’,‘他们还不如生于旷野之中,由一匹狼哺育长大’。
其实,梭罗的思想有种偏执,也有脱离现实的理想。但是这种偏执,让人更强烈的感受到他代表着的一种人生态度。这让我很快联想到老子的思想,‘不争’、‘无为’、寻万物之道。还有另一个说法是‘美国陶渊明’,不过我觉得陶渊明的田园更加随意、更洒脱、更浪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梭罗的细致入微与人生哲学,让<瓦尔登湖>这本著作成为一部经典,在他逝去后多年,被世人追捧。
不过经典往往是难于啃下的,虽然书读起来,有很多现代鸡汤文、夜读的影子的大综合。虽然我不完全接受这种极端的观点,但是梭罗是非常值得敬佩的,他是真的将自己的人生哲学践行到底。而不是我们的所为——听听而已。
梭罗的人生试验田——以做实验的方式,做自已感兴趣的事,这倒是我在梭罗身上最赞同的地方。在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的前提下,以一个短期的实验目标(3-6个月),制定计划,过程的每个步骤都亲力亲为,并把细节记录下来。比如说我就卖过甜甜的青枣、甜甜的柑橘。虽然对你的经济收入并没有什么帮助,感觉也每什么实际意义,仅作为一次生活体验,能获得不少快乐。当然,工作赚钱养家才是你的正途。
留个彩蛋,读完<瓦尔登湖>,我强烈想知道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与实际的瓦尔登湖。我又查查网上的相片:湖还是那个湖,而梭罗的小木屋已成为一堆废土,不过人们在湖的另一侧又重新盖子小木屋,供旅客参观。据梭罗勘测瓦尔登湖约25W平方米(0.25平方千米),什么概念呢,杭州西湖的湖面面积是6.380平方千米(25倍),西藏羊湖675平方千米(2700倍),青海湖4435平方千米(17000倍),还是中国的山水壮观。其实瓦尔登湖的大小跟当地的水库差不多(汤溪水库水域面积20万平方米),瓦尔登湖因为<瓦尔登湖>成为著名的景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瓦尔登湖是一个象征,寄托着人们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梭罗病逝的时候才44岁,当时在同时代人的眼中,他只不过是一个观念偏执行为怪异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