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女儿长沙学习传媒艺术的第二周的周日。因昨晚上,我被网球俱乐部的老板硬拽着去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市网球协会改选筹备聚餐,直到凌晨过10分才到家。
于是,耽误了今天早起的时间。先生负责开车,为保证他有足够的睡眠,我轻声起床,6点10分开始煮八宝粥,蒸烧麦和鸡蛋。6点30分开始每日的早读《唐诗三百首》。
为了给高中的女儿做好表率,我坚持陪着她一起读书,近两个月来,已经读完了《管子》《道德经》《论语》《唐诗三百首》《第7天》《活着》。同时,每周还坚持3次网球运动。近3年来,我的好习惯潜移墨化的影响着女儿,她是个三观超正,积极阳光的女孩。
上午10点,车行到达了服务区,停下休息时,买了2杯咖啡提神,继续我们的旅程。车行的速度远没有我的思维运行速度快。此刻内心翻腾起复杂的情绪,更多的是担忧和焦虑。
生育一个孩子远没有养育孩子难。孩子仿佛是娇嫩的花骨朵,无时无刻都需要用智慧和营养来浇灌。花开四季,每个孩子开花的季节都不一样,静待花开是应有的心态。
在穿行通过4个隧道后下了高速,再走一段20分钟的国道,便到达了长沙望城区卓乐潇湘艺术培训学校。我们如约在校门口等女儿下来,透过车窗外,陆续有成群结队的少男少女们走过,飞扬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结束了一整周的全封闭式的学习,同学们都出来放飞了。
过了5分钟,一个熟悉身影印入眼帘,她挂着一件半身长的白色运动悠闲裙,脚蹬黑色短靴,一头的乌黑柔顺的秀发披肩,迈着自信又轻盈的步子,走到我车边,轻敲车窗,叫了声“爸妈,你们来了”。
看得到来,女儿今天心情不错。上车后,没等我多说多问,她便自己介绍起这周的学习情况,说是专业老师表扬她做编辑的视频挺有视角,是个有想法和创意的孩子。言谈中,她透着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我默默地听着她讲着,心里比中了六合彩还开心。
学习话题结束后,我们商议着放假的这半天到哪里去浪的问题。一言九鼎的家长同志(孩子她爸),提出去五一大道的文和友,这可是网红打卡必去之地。
走进“文和友”,给人一种怀旧感。现在还在疫情期间,人们按照次序排队接受健康码的审核才能通过。人挺多的,今年的饮食行业不好做,吃喝玩乐得变出花样,而且还要落实好疫情期的安检、食物选材健康等诸多问题。
“文和友”的饮食文化,让我忆苦思甜。记录解放初开始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一路的饮食、文化生活。让我想起外婆的味道,童年的味道。那个物资不太富足、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背景下,老百姓的饮食多是手工自制,没有机器再加工,因此食物的味道留存着更多情感和温度。文体生活也不像现在的灯红柳绿、吵闹喧哗。欲望少、需求简单,文体生活有着老百姓自己的节奏。小孩子们去溜冰场,大人们坐在茶楼里,喝茶听剧。如果把日子比喻成酒,现在的日子属烈酒,而那个时代的日子如一杯“绿蚁新醅酒”,简单粗粝却回味甘醇。
我们一路感受这怀旧文化,一路吃着各个小摊上的各种小吃。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烤香肠口感Q弹,糖油粑粑在油锅里翻滚打着跟斗云,酒上芝麻留下满嘴的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