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869056/c465b2dc0683bd20.jpg)
我们应该首先理清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教”先退避在一边,把“教”暂时先剥离出来,设身处地地弄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起承转合,何处山重水复,何时柳暗花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所有这些都成竹在胸,在设计教师的位置,把自己放在一个灯火阑珊处。这时候的教已经变为崭新的教;这时候的教师也变为智慧的教师;这时候的教学组织方式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以学生学习为着眼点的教学。
☞以学定教。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秉承的也是这一原则。这避免了教学的盲目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但这比老师只闷头备课要难的多。因为此时教师面对的不再是一本教材、教参,而是几十个各具特点的鲜活的生命。
每一个学生是怎样的基础,达到了怎样的程度,在班级中处于什么位置,哪些学生情况类似,都需要老师去细细的考量。这是分层教学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难度不同的学习和作业。这听起来好像很人性,也很符合教育规律。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也遇到了问题。那就是分层作业给老师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有时候我们对学生的把握也并不是那么客观和准确。到了期末复习,为了大面积提高成绩,都要刷题、做卷子,于是 分层就被冷落了。
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让学生考虑一下自己处于班级的层次,进行自主上报。结果报中间等级的人数最多。即使学习最差的同学也不愿报第三等级,而有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没有报第一等级。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的反思。
可见没有一个人愿意承认自己不行,还有的人由于自卑等因素,没有做到正确评价自己。分层教学到底利大还是弊大呢?
思考后我认为,分层教学,对老师把握学生的情况方面。是有帮助的。分层可以分在老师的心里,不用告诉学生。分层作业也不用天天布置,偶尔进行几次,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去探索不同难度的题目,效果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