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问我:你对好莱坞大片的评价如何?
“嗯,这个更有意思了,可以说的更多。”我略一沉吟,“还是要谈谈,好莱坞大片的定义是什么”。
在我看来,我认为除了迎合市场,为了赚钱,投入巨大成本外,好莱坞电影也只有个别几家电影制片公司垄断,甚至可以这么说,好莱坞电影是美国文化侵入最重要的工具,它即有艺术性,更有植入性。
为什么我要这么说?从近几十年来国内引进的好莱坞大片在国内产生的影响,就可见一般了,文化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
即便潜意识中知道,甚至可能还会对它传递的价值观进行对抗,但是不可否认,它创造出的镜头和情节让人的多巴胺分泌过旺,激发了脑干中原始的激情,为此理性脑就被摒弃在外了。
好莱坞是怎么做到这个效果的。说来也简单,因为有一套成熟的制作可以让观众沉浸其中。大抵上来说,好莱坞影片遵循的是一条在《千面英雄》这本书中提出的“英雄成长之路。”
那就是一个英雄的成长,从不见名经传,经过苦难,找到名师,遇见良友,征服了种种困难。有爱人的离别,朋友的背叛,社会的遗弃等等,最终他在一阵迷惘后,找到了失去的本心,成就了自己,实现了涅磐重生。
可以这么说,没有人能抗拒这些路数,即便最理智的电影评论家,也不得不在其中挖掘自己被感动的因子。
一个好的剧本是必要的,需要曲折的情节,感染力强的主角,千回百转的架构,接着需要把故事中宏大而科技的场面展现出来。
这部分才是独立制片与大片的最重要区别,动辄数亿美金的投入,会有相当一部分投入到场景的构建中。由于资金充裕,大片自然能找到当时最具风头的演员,有时候,观众纯粹是为了演员而进入到电影院的。
站在潮头儿的演员是时尚的引领者,有广泛的影响力,能够形成一种次文化,而有些观众不由自主地被次文化的风暴裹挟,跟着潮流迎风起舞。
由此互动就形成了,一个文化圈就产生了,互相影响,彼此促进,最终成为头版头条上的消息。
大片当然也分爱情片、动作片、科幻片、记录片等等。每一类型中,都有各自的痛点和卖点,但带有动作效果的大片才能称为好莱坞大片,人们容易被动作感召,是人的本性。
而细腻的情感,也必须依附在动作之后,在归入宁静的时刻,悄无声息潜入人的内心。
好莱坞的大片对人即时性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一部片子,想要达到长久的影响,似乎有点勉为其难。
这就要说到大片的价值观是相对稳定和连续的,它不期望通过一部大片来影响你,但是可以成为一个系列,把影响力置于几十年的长度里,慢慢打磨,每隔几年就带来一次冲击。
场面会变,主角会变,故事也不同,但是核心的理念不会变,片中的经典台词或画面也被一次次重提,以向先辈致敬的名义再次出现。
了解好莱坞大片是需要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也许因为个人的境遇发生变化,对好莱坞大片的认识也会产生转折。
对比之下,也许开始对他的态度有所改变,真正地把他变成一个短暂的娱乐,不会为此特别心动。
“结果就像我”,我对孩子说:“我已经失去了对好莱坞大片的热情,看和不看,都可以。不再像以前,出了新片,一定先睹为快。”“可是每次你都嚷着要去呀!”
“是的,那当然了”,我摸摸她的头:“因为我必须要陪你这个小可爱去看,但坦率的讲,我的快乐来自于和你在一起,而并不是好莱坞大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