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你会收到一个广告,说是邀请你的孩子参加一个免费英语试听课,你一开始抱着“反正也是免费的,试试看吧”的想法来到了那家教育机构,孩子们去上课,家长也被集中起来上课,老师给家长灌输了一些看起来高大上的教育理念。之后就有人和你谈价钱,说今天是优惠期的最后一天,其实他每天都对家长这么说,你这时已经不能自主判断了,乖乖的把钱交了。
我们冷静分析一下,教育机构给你灌输的教育理念并不算错,只是这种教育的条件他没有说,那就是你必须有条件在家里也能做到每天都用英语交流,需要坚持很多年,而且孩子未来的专业需要较高的英语水平。否则的话,学校的英语教育已经够用了,可以用这些时间来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
作为一个家长,你如果还是停留在“花最多的钱买最好的教育”上,就显得有点low了。
在你没有主动思考的时候,只能按着教育机构或别人家孩子怎么怎么样去做,结果很可能是邯郸学步,最后只会四处打听“我孩子还能学什么”。可能会有些家长运气好,选择的教育机构刚好适合你的孩子,那家长也需要补上我下文提到的那一课。
当你带着孩子穿梭于多家教育机构时,实际上是做了这样一个决定:
在孩子最需要你帮助她塑造性格的时候,你却教会了她英语。
我女儿在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写作业慢、粗心、不懂礼貌等小问题很多,我们也很心烦,经常会催促她,有时就坐在她身后看着她写,有时也会训斥一番,但效果很有限,反而导致亲子关系有所疏远。
后来我们换了思路。
有时她拿着一些稍加思考就能解决的作业题来问家长,我不予正面回答,我问她这个题是不是分两个步骤,第一步好像没的选择,只有一种做法,第二步你觉得除了老师教的方法,还有其他的做法吗?她思考了一下,很快就想出答案了。这实际上是教她思考的方法,让她自己去推导答案。
她不喜欢跟人打招呼。有一次我和她讲,如果你不主动跟别人打招呼,人家虽然嘴里不说,但肯定有点不喜欢你,也许慢慢就不愿意和你一起玩了。同样的话我说了两次,她仍然我行我素,我就忍着没再提那件事,但我也没闲着,我主动和她打招呼。很久之后的一天早上,我送她上学的时候发现她主动和我说再见了,那一刻我很欣慰,不知道是否我的那句话起到了作用,但至少是她把打招呼这件事想明白了。而我自己清晰地记得,我是到成年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的。这实际上是给她讲看似浅显的道理,然后耐心等待她自己悟出来。
以前的她有点过于“听话”了,什么事情都要问问家长能不能做。突然有这么一天,她没有问我们,就拿家长开了一个玩笑,一愣之后我们全家都开心地笑了。我们曾经严格地要求她,那是因为她小,对于一些有危险的事情没有分辨能力,后来每次她提要求我们都同意,甚至有点不合理的要求我们也同意,她渐渐地很多事情不再问了。这实际上是在给她自由发挥的空间,只保留必要的限制。
这几件事的背后都指向了同一个词:主动。
主动是人生很重要的一课,其背后透露出的是她理解了一件事的前因后果,遇到问题时可以从容应对,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信。
有的人到了而立之年才懂得主动,甚至有的人一生都未必懂得主动。看看那些因高考而自杀的孩子就知道,他们没有主动意识,从来没有搞明白自己这么辛苦学习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除了自杀之外还能做点什么,只能做情绪的奴隶,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其实就在家长。
有人会说,这是学校的责任啊。学校关注的重点是学习成绩,我们改变不了,我们能改变的是我们的家庭教育。
----------结束----------
作于2016-9-6。
网友评论